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名数)一种子,二印塔,五钴宝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为法报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经...(界名)又作须炎,须炎摩。天名。译曰妙善,妙时分。智度论五十四曰: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玄应音义三...云何微薄不寂静苦?谓生无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德处义处】 p1332 无性释五卷十四页云:或由德处或由义处者:谓由德意趣,由义意趣。已得在己,圆满饶益;故名为...(经名)一卷,后汉支曜译,贵姓子善明,问佛:佛之妙德由何致之?佛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当净行百三十五事。...【瞋恚相】 p1321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不饶益事,名瞋恚相。...【有求有五】 p0544 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有求有五。一、法尔求,二、祈愿求,三、愚痴求,四、厌患求,五、思...(术语)法性之体,离诸相而寂灭无余,是云离,法性之用,微妙不可思议,是云微。离者涅槃也,微者般若也,宝藏论离...(术语)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自在、...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在六道轮迴中,生命的表演最为精彩,但它会为这些行为付出代...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
邪淫的常见果报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隐形果报,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情况其实是邪淫造成的。 1、衣食住行: ...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刻大师,当别人问起他的雕刻之道时,他回答说:其实雕刻的秘诀...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这个地方使得持地比丘内心...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
五祖提多迦尊者
【五灯会元】
五祖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梵语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生之时,父梦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前有大山,诸宝严饰。山顶泉涌,滂沱四流。后遇鞠多尊者,为解之曰:「宝山者,吾身也。泉涌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尊者闻师说已,欢喜踊跃,而唱偈言:「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诸有缘。」鞠多尊者亦说偈曰:「我法传于汝,当现大智慧。金日从屋出,照耀于天地。」提多迦闻师妙偈,设礼奉持。后至中印度,彼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谓尊者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涂,已经六劫。」者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昔阿私陀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今也相遇,非宿缘邪?愿师慈悲,令我解脱。」者即度出家,命诸圣授戒。其余仙众,始生我慢。尊者示大神通,于是俱发菩提心,一时出家。者乃告弥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付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乃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说偈已,踊身虚空作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躯。弥遮迦与八千比丘同收舍利,于班荼山中起塔供养。即庄王五年己丑岁也。
上篇: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 下篇:六祖弥遮迦尊者 |
(杂名)又作迦摄波。佛弟子名。古佛名。童子名。仙人名。律部名。...
三秘密身
须夜摩
微薄不寂静苦
德处义处
成具光明定意经
瞋恚相
有求有五
离微
婆伽婆
生灭
八九二识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佛教的价值观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想过好日子,千万别邪淫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给自己留些余地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