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六道之一,即人的道途,也就是人间的意思。...【善住念】 p1138 瑜伽九十一卷十页云:设见、设闻、设随忆念;卽能长时摄受正念,以猛利慧、深见过故;名善住念。...须弥坛背后之壁多绘阿弥陀佛来迎图,称为来迎壁,来迎壁两胁之柱即来迎柱。 p3050...(杂名)禅林中称西序之人所上之厕也。厕为至不净之处,必要净洁,故名为净。此外又有东净。然后世以西净为厕之总名...(355~439)南朝刘宋僧。冀州(河北)人。少年出家,常游方学经,曾至南天竺之界。通晓音译训诂、方言等。初曾师事...【因力】 p0591 如四缘入诸静虑乃至有顶中说。 二解 如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中说。...(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p0898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又佛世尊能为眼者:谓能引发俱生慧故。能为智者:谓...【增】 p1312 瑜伽十三卷四页云:云何为增?谓所得定,转复增长。 二解 瑜伽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增?谓有二种。一...亦名:破戒和尚授戒 资持记·释足数篇:“受戒法中,有从破戒和尚受戒,后生疑问佛,佛为决之。生疑有四,故成四句...指眼根、眼识所取所缘之对境。为五尘之一,六尘之一。此色染污心识,生起烦恼,故称为尘。(参阅“五境”1171、“六...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自古...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是整天拜,还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忏? 梦参老和尚答: 七...
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祖先亲人扫墓祭奠的时候又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再次出现在各个通往公墓区...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么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年轻时贩履织席...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对八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我们念佛也自然有这种功效。因为罪福...
八十八使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见惑。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三界生死故也。言见惑者。以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凡有十种。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庂中妄计为身也。二边见。谓于身见计断计常。随执一边也。三见取。谓于非鑋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也。四戒取。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也。五邪见。谓无明不了。邪心取理也。六贪。谓于诸欲境。引取无厌也。七嗔。谓于逆情之境。而起怒也。八痴。谓于事理之中。迷惑不了也。九慢。谓自恃才德富贵。轻蔑于
上篇:八十一品思惑 | 下篇:大乘百法 |
(名数)又曰三空。亦曰三三昧。具名三解脱门:一空解脱,二无相解脱,三无愿解脱。三种之禅定也。...
人道
善住念
来迎柱
西净
慧睿
因力
胎生
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增
从破戒和尚受戒
色尘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给亡灵焚烧纸钱有用吗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