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之一,即人的道途,也就是“人间”的意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梵语 brahma-mani。意译净珠。即指宝珠。摩尼,为梵语 mani 之音译,又作末尼,乃宝珠之总称;梵,离垢之意,今加“...天台宗以酪譬喻第二时的小乘教,为五味之一。...【二相成可乐性】 p00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又由二相,成可乐性。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二、荷彼有恩而慰...禅林用语。又作抹挞、抹搭。有三义,即:(一)睡眼惺忪之状。(二)变心之意。(三)憨痴、无分晓、狼藉等之意。景德传灯...(名数)一自性行,菩萨自性,本来贤良,孝顺父母,信敬沙门,婆罗门,而具十善者。二愿性行,菩萨发心愿成道作佛者...(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杂名)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悉回向众生与菩提。故法华经化城喻品,十方梵天,赞叹大通智胜佛偈文之终,特诵愿以此...(地名)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术语)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往只在事情表象与人我之间琢磨、计较是非,鲜少转个方向,省察...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我们厌离五欲,因为众生常常一生就是为财、色、名、食、睡这五...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云法师答: 一起欲念,马上观骷髅骨,就好。再是,平常要练习...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然,饱受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尘事看轻些,生...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事实上,种瓜未必会得瓜,种豆未必一定得豆,为什么?因为如果那颗瓜子本身...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譬如财富是我的,我不拿出来与人分享,幸福是我的,我也不拿出...
人道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人执 | 下篇:人身 |
(经名)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于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于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
明度
梵摩尼
酪味
二相成可乐性
末达
四性行
八解脱
回向文
憍萨罗
八胜处
散善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