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catuh-pītha。(一)与释尊住世时有密切关系之四处。即:(一)释尊诞生之地迦毗罗卫(梵 Kapilāvastu),(二)成...(流派)梵语Nirgrantha,天竺二十种外道之一。表远离一切之系缚,以裸形为正行也。寒天裸形,趋拜佛神,为裸形外道...(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就中有四: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二、所缘境,境通三世。如怨家,境虽过去,得起恶心...(Tegh Bahadur, 1621~1675)印度锡克教第九代祖师。原名蒂格马尔(Tyag Mal),因于反对蒙兀儿王朝之战斗中屡建奇...梵语 hetu-vidyā。音译作醯都费陀。为五明之一,乃印度之论理学(逻辑学)。因(梵 hetu),指推理的根据、理由、...九种的无学位。 1、中阿含经所说的九无学是: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不退相、慧解脱相、俱解...(杂语)苦海之岸。无门关曰: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系三乘所修所观之法门。即:(一)蕴善巧,指五蕴。(二)处善巧,十二处。(三)界善巧,十八界。(四)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儴佉王】 亦云霜佉。此翻云贝,乃珂贝耳。...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一载,诸优婆塞奉佛供僧之食,具有如下三德:(一)净洁,清洁而无有荤秽。(二)轻软,柔软甘和而不...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槃位,意根断不断除,断除意根中哪一部分? 第二个问题,阿罗...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把室内之火外传。2、不要把室外之火内传。3、施舍给予者。4、...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含藏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两个穷困的男孩,在城市和乡间挨家挨户乞食维生。其中一个男孩出生时就瞎了,另一个男孩协助照顾他,两人就以这种方...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也。经藏诠定...
(第一讲) 好,各位莲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连续昨天第二次的这样的一个法会。那么从今天上午,还...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上的错误。我们身、口、意三业,...
多闻十种利益
【三藏法数】
[出月灯三昧经] 谓修菩萨行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邪正之法。无不闻知。故获此十种利益也。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也。三远离疑惑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乃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四作正直见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
上篇:闻经十益 | 下篇:十法行 |
(天名)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于阎浮提,卫护世...
四圣地
裸形外道
五不可思议
发戒缘境宽狭
得格巴哈都尔
因明
九无学
岸头
十善巧
儴佉王
食三德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我问师父(宏海法师答疑)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弯曲的牛奶布丁
三藏十二部

宏海法师:净土三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