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指那些将要进入圣位的人。小乘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位为内凡,大乘则以十住以上之三贤位为内凡。...(人名)演若达多之略。宗镜录五曰:千迷竞起,空迷演若之头。一法才生,唯现闼婆之影。...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于初静虑。具足安住。寻伺止息。内等净心一趣。无寻无伺。...为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之总称。寂默,梵语 mauneya, mauna, maunī,音译为牟尼。又作三寂静。三寂默即身、语、...禅宗寺院中饭食之讯号。即库堂行者于斋、粥“下钵”时,在厨前之云板上敲击三会(一会三十六下),称为长版。禅苑清...(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惟。唐天后长寿二年至洛京,译出不空罥索经等。后于龙门山创天...(譬喻)依他十喻中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之八喻也。见摄大乘论五之依他十喻。...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迦陵频伽】 此云妙声鸟。大论云:如迦罗频伽鸟,在[轂-車+卵](口角切)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正法念...宋代禅僧浮山法远辨别宗旨之十六种范畴:(一)识自宗,须识本来之宗旨,不落言诠思量。(二)死中活,绝思量。(三)活中...(杂名)宿泊于旦过寮之僧。谓行脚之禅僧也。...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既然是一个本尊所加被的法门,所以整...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怎么说很重要呢?就是,所谓的善恶其实都是我们一心的显...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部侍郎。朱元介工于书法绘画,山水画与宋代的米芾、元朝的吴镇...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候呢,突然间这个女孩,嫁给另外一个男...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
儴佉王
【翻译名义集】
【儴佉王】亦云霜佉。此翻云贝,乃珂贝耳。
上篇:尸罗阿迭多 | 下篇:逻阇伐弹那 |
【无明缘行】 p105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五页云:复言:世尊!何缘欲界爱取二种,不与非福福行为缘?世尊告曰:诸有...
内凡
演若
乐迟通行
三寂默
长版
宝思惟
依他八喻
苦圣谛
迦陵频伽
浮山十六题
旦过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被富贵逼落三途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