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亦名:不揲坐具作新戒制意、不贴坐具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十五不揲坐具作新戒者,先有坐具,且...(术语)谓不依次第渐修而顿觉菩提之人。华严宗五教中之顿教是也。圆觉经曰: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萨婆多,欲作住处,先看水中有虫不?有者,作余井。犹有,舍去。凡用水法,应清净者。如法漉...法相宗所立四重出体之一。又作摄余归识体、摄境从心体。境,指色等之境;识,指心识。摄一切所缘之境,归于能缘之心...【十大论师】 注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十位论师,全称唯识十大论师。《唯识三十颂》一书,是世亲晚年之作。原来印...谓九品往生的人所乘坐的莲台。念佛人临命终时,西方圣众即持莲台来迎。行者之品位有九品,故莲台亦有九品之别。由上...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若在寺内寄宿处有宝,自捉、教人举。当识囊相器相,开解看几方圆几新故。有索者,问...(一)梵语 nāyaka,巴利语同。又作导首。即教化引导众生入于佛道之圣者。特指释尊,或为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卷...凡二卷。日本东大寺凝然着。内容记载日本南都六宗(三论、法相、华严、律、成实、俱舍)与平安二宗(天台、真言)之...(一)为“不增长业”之对称。系就故思业(故意造作之身、语业)中的恶业而言。谓由自己的妄见及贪、瞋等不善根之心所...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龙舒居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分,叫缘起门。为什么要说有极乐世界,为什么要让我们知道有阿...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比方说外道跟佛弟子的差别,你看外道他们也是出家,希望...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附近,呈...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们也很法喜充满的。未必镜头里面能够看全,但是我们肉眼这样...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
闻经十益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与十方佛互为主伴。称性圆融而说此经。令诸菩萨一切大众。及未来世法界众生。皆悉得闻。信解悟入。生如来家。乃至深入毗卢性海。若人闻是经。得无量无边利业。今束为十。故云闻经十益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一见闻益见闻益者。谓见闻如来常说遍说此之大经。佛佛道同。法应如是。令诸众生入佛境界。成见闻益。(常说者。过去现在穷未来际。恒说此法也。遍说者。十方无尽世界。皆说此法也。)二发心益谓闻如
上篇:般若十种利益 | 下篇:多闻十种利益 |
(术语)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刚部之诸众,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
不揲坐具戒制意
顿觉
五不正食
用水法
摄境从识体
十大论师
九品莲台
捉宝戒拾遗开自捉
导师
八宗纲要
增长业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敲木鱼的由来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