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禅林用语。禅僧之行脚,以参师问法为根本大事,而以解脱生死为参访修证之根本目的,故衲僧行脚事即指生死解脱之大事...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也。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菩萨)于大会式持金刚铃金刚轮宝等随从阿阇梨者。...(一)梵语 anupadista-jāna。指非藉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与“自然智”为同义语。碧岩录第六十二则(...(名数)在地之夜叉及虚空之夜叉与天之夜叉也。...(杂语)又作布瑟波Puṣ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禅林用语。单,即单位,指贴有比丘名单之坐床,后引申为僧座。插,为插入之意。指比丘半途入禅堂坐禅,插在众僧之间...非择灭者,谓是灭非离系,不永害随眠故。...【一切法有三种义】 p0011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又一切法有三种义。谓能增益义,所增益义,及法性义。如色有三种...(流派)萨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异名也。主论法数,故曰数人。止观五曰:数人说:五阴同时,识是心王,四阴是数。...(物名)立于堂外正面二本之柱也。碧岩八十三则曰:云门示众云:古佛与露柱相交,是第几机?...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菜根谭》 一个人,虽心地洁净,有视富贵功名...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答: 学净土法门的经论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先读净土五经...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不认得因果,什么原因?很复杂。现在我...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不是掉在左边,就是掉在右边,能走到终点的,都是适度平衡的优...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
菩萨道里面,特别强调忍的力量超过持戒、精进、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这个忍分为两种:一种是众生忍...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艺界的明星带,觉得这是一种时尚,所以自己就跟风。当然...
佛十种化不失时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一成等正觉化不失时谓如来出现世间。成佛道巳。随机应感。适彼时缘而起化导。是为成等正觉化不失时。二成熟有缘化不失时谓如来了知众生善根成熟。随时化度。咸令解脱。是为成熟有缘化不失时。三授菩萨记化不失时谓如来能知菩萨久修梵行。功业成就者。即与授菩提之记。是为授菩萨记化不失时。(梵语菩提。华言道。)四示现神力化不失时谓如来随其众生所宜。示现威神之力。令生信乐而得开解。是为示现神力化不失时。五示现佛身化不失时谓如来随顺众生所宜而现相好之身
上篇:佛十无碍 | 下篇:说遍十处 |
(一)梵语 lekhana。十种法行之第一。有关经典受持之方法行仪,其第一者即是书写经典。 (二)五种法师之一。称能精通...
衲僧行脚事
五力
持金刚众
无师智
三种夜叉
补涩波
插单
非择灭
一切法有三种义
数人
露柱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真正自由的人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心累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