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谈诸法实相圆融之理。金光明玄义上曰:法性之圆谈。...又作六字洪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南无即礼拜、皈依之义;“南无阿弥陀佛”者,即表皈依阿弥陀佛之义。...相随好者,谓依止静虑于相随好庄严所依示现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并彼所起异熟果,所以者何?谓佛世尊...据楞严经卷五载,佛陀尝以一宝花巾比喻涅槃,花巾绾六结,而以六结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根聚集而现...圆满具足,融会无间,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参,主伴无尽,是为圆融无碍。 一切诸法,即是法界,是故应了...【须陀洹】 金刚疏云:此翻入流,又曰逆流。断三法者,约逆而言,即四流中逆见流也。得果证者,约入流而说,即...(705~782)唐代僧。四川成都人,俗姓童。幼从大光山之道愿修业。后游嵩山(位于河南),从学于荷泽神会,并嗣其法...又名四乘家。法华譬喻品中说到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天台宗即根据此说,而认定在羊鹿牛三车之外,还有一大白...【已生法】 p0229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已生法云何?谓过去现在法。...南北朝北周僧。又称昙显。博通经藏,以慧学闻名。丞相宇文泰钦敬之,令其依大乘经典撰著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术语)Virya,又作毗离耶,尾唎也。六度之一。译曰精进,又曰勤。或曰忍辱。大乘义章十二曰:毗离耶者,此云精进...(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发并不等于升级或升等,而是象征将以前种种的得意、荣耀或失意、挫折...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无量寿经》,就明白韦提希夫人为...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忽略,比如时间。虽然我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效益,...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活上会如意。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 ...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其实世界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每个人的本来也就是那个样子。当我...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该努力地反省:不是别人垃圾,而是我们的心充满了种种烦恼的垃...
十号
【三藏法数】
[出佛说十号经] 此十号义。若总略释之。则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玆十德。名世间尊。祖师所述经教。皆依此义而释。今此经中合世间解无上士以为一号。虽开合不同。其义则一。故两存之。(三明者。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一如来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
上篇:如来十身 | 下篇:如来十力 |
梵语 somayaja。印度婆罗门教将苏摩酒奉献于神或祖先而举行之大型祭祀。始于吠陀时代。祭祀时须有四位祭官。共分八...
圆谈
六字名号
相随好
六解一亡
法界圆融
须陀洹
惟忠
四车家
已生法
学海
毗梨耶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珍惜我们的时间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