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人名)唐京师西明寺圆测,慧解纵横,玄奘三藏为慈恩基师讲新翻之唯识论时,测赂守门者隐而听之。归则缉缀义章。将...西晋译经僧。惠帝永宁元年(301),译出逝童子经、善生子经、十善十恶经各一卷,及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其中,文...【佉啁罗】 此云小长床。...(名数)一施远来者,二施远去者,三施病瘦者,四施饥饿者,五施智法人。见贤愚经诸经要集十一。...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如人...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八定是色界的四禅和无色界的四无色定。...彻底理解之意。即对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达。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八十华严卷...指隋代净影寺慧远之教判。即将如来一代圣教判为渐教与顿教:(一)渐教,对须经长时修行方始觉悟者,所设具有三乘之教...【识食】 p1432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四者、识食。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此识虽通诸识...(菩萨)八大观音之一。毗俱胝天女,从观音额上生之忿怒身也。...亦名:圆教宗戒体善种子、善种子 子题:作熏、无作熏、种子十义、戒种、无漏种、圆实种、一体三佛之种、佛种从缘起...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设定目标当中有二个内容:第一个是自利的功德,第二个是利他的功德。首先从菩萨道来说,我们自利的功德有二个:第一...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介绍给不曾接触佛法的家属,但家人对于弟子送的讲经书籍和光碟...
问: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讲到,在临终时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声闻弟子都...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在此,...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分布舍利,结集经藏,俾遍界以流通,冀...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佛又归何处? 大安法师答: 佛有三身。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
如来藏九喻
【三藏法数】
[出宝性论] 如来藏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藏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咱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曰烦恼。)一萎华佛身喻萎。枯顇也。萎华譬无明烦恼。佛身譬如来藏也。谓一切众生烦恼身中。本有功德庄严如来藏身。而为无明贪惑所覆而不能见也。论云。功德庄
上篇:九缘生识 | 下篇:金刚九喻 |
全一卷。明代智旭(1599~1655)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概说天台教义枢要之化仪、化法四教及十乘观。原名一代时...
圆测
支法度
佉啁罗
五种布施
趣入
四禅八定
了达
远师二教
识食
毗俱胝观音
戒体圆教宗善种子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人生的目标该如何设定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推荐】为什么很多念佛人害怕临终没有正念

安心,就这么简单

邪见造的业是最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