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南山律依凭之注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系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分十二卷),二、...梵语 drstadharma-vedanīya-karma,巴利语 ditthadhamma-vedanīya-kamma。为三时业之一,四业之一。又称顺现报受...【等无间缘义】 p1121 大毗婆沙论十卷十七页云:已说体相;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曰等无间缘?答:此缘能引等无间...声闻众之一。指无量寿经之听众。于大阿弥陀经称为摩诃波罗衍,庄严经中称为波啰野尼枳囊,平等觉经称为氏戒聚,如来...(术语)果上之功德圆满也。心地观经一曰:因圆果满成正觉。...【不清净依止住食】 p0339 世亲释十卷一页云:一、不清净依止住食。谓段等四食,令欲缠有情不净依止而得住故。...如来的使者,即佛灭后努力弘扬佛法的人。...【律仪】 p0857 瑜伽二十二卷十三页云: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律仪。如伽他说: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仪,有阿笈...【薄拘罗】 文句:此翻善容,色貌端正故。准贤愚经:应翻重姓。中阿含:异学又问:汝于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名数)经律异相六谓天上人中各有四塔。天上之四塔,如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之发塔,城南粗涩园中有佛之爪塔,城...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我们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讲求效果。像我们做生意讲,挣钱了,效果好;赔钱了,效果坏。当你做一件事情,收不到效果...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使我们受到约束。其实戒律是自由的保证,是通...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什么? 慧朗:求佛知见。 马祖:佛已超越知见,有知见就是魔。...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清闲到谦逊和亲力亲为的刚强,从小资的...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这里有四点要留意: 一、知心 如...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最为痛苦的贪欲是什么呢?是男女间的情...
八成立因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产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
上篇:立颂八意 | 下篇:八法 |
(一)梵语 gāthā,巴利语同。为九部教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伽他、偈佗、偈。意译讽诵、讽颂、造颂、偈颂、颂、...
五大部
顺现法受业
等无间缘义
异乘
果满
不清净依止住食
如来使
律仪
薄拘罗
莫诃衍碛
四塔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信佛后没感应?其实这些都是三宝的威力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