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以慈悲之雨注于人也。唐高僧传(智顗传)曰:二时慈霔。...(1071~1128)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瑞州(江西高安)人,俗姓喻(或谓彭、俞)。字觉范。号寂音尊者。年十九,试经...(1056~?)辽道宗时之僧。云中(山西)人,俗姓杜。号法幢。初习儒学,兼学老庄。壮年出家,偏好禅寂,精研华严学...(术语)佛菩萨一时济度众生之权谋为权,其方法,能适于便宜,为方便。无量寿经上曰: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最胜王经...清代僧。号六舟,又号秋楫、南屏退叟、小绿天庵僧。居于海宁白马寺。擅长翰墨,行脚半天下,精于鉴定古器碑版之类,...【广大供养】 p1324 瑜伽四十四卷四页云: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长时施设卽上所陈财敬供养,若多供具,若妙...【未来言依】 p0489 集异门论三卷十五页云:未来言依者:云何未来、云何言、云何依、而说未来言依耶?答:诸行未已...(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于本时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议也。...唯识论云:如何实我不可得耶?诸所执我,略有三种: 一者、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处造业受苦乐故 此执非理,...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说:后五百年,斗诤坚固,白法隐没。...【佛陀】 p0654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言佛陀者:谓毕竟断一切烦恼,并诸习气,现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法如律。令未信者信,已信令增长。 二、为僧者的使命要住持佛...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师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禅宗大老,那他的大施主就是一个姓曾的大...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们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愿普度众生,希望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现各...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个前方便,叫做天台二十五方便。这个方便当中的修行呢,这个地...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子向他求教: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古鲁微闭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同。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不会知道我是一个素食者。在学校,我是...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
七财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并未曾有因缘经]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世佛之资。故名信财。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三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身口意之非。止身口意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戒财。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
上篇:七净华 | 下篇:藏都七阶 |
【本有】 为有情转生的四有之一,生有为出生以后渐渐长大,历经婴孩、童子、少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
慈霔
德洪
道
权方便
达受
广大供养
未来言依
本涅槃妙
破执我不应理
白法
佛陀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投生到施主家

神奇的诵经声
认识缘起法而发起菩提心

五欲的过患

万物皆可为师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