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譬喻)饥遇王膳之譬喻也。法华经授记品曰: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三种圣者三见圆满能超三苦】 p0225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复次当知略有三种圣者,三见圆满,能超三苦。云何名...即娑罗树林。娑罗,梵语 ?āla,巴利语 sāla,意译为坚固,于慧苑音义卷下则以为译作高远较正确。坚固林,又称为坚...【有所依】 心王、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故称有所依。《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举出心、心所法之别名有...【得三摩地】 p0995 瑜伽二十卷十页云:此中最初、有二十种得三摩地所对治法、能令不得胜三摩地。何等二十?一、有...稠林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诸生死根本行中广兴染着,令诸有情感种种身流转五趣,令诸有情处生死本...【所应习法】 p0740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所应习法云何?谓善有为法。...(异类)拨无因果之空见恶魔。楞严经九曰: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信檀越...又称具足戒。即佛制比丘所必须遵守之戒律,共有二百五十条。包含有波罗夷四条,僧残十三条,不定二条,舍堕三十条,...【有求】 p0538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所依别故;起无明触种种品类。其无明触种种品类...诸法有自相和共相二种,各别不同的相叫做自相,与他共同的相叫做共相。...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也许人都知道参加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的会员,就是为了学习慈济精神,不但要把它带入校园还要融入生活中。但是如何具...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本。 2谛信不疑文: 念佛往生,但谛信不疑而已,何复拟议为哉...
【原文】 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里虽然不停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那样念法,是很少利益...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叫做凡夫的六度。因为我们修六度很痛苦的,我们有内在的烦恼业...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如我们被贪、嗔、痴所左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过好我们生命的...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1、【引经文1】: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
六根功德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三世因方。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是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三世。三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流变三叠。一十百千者。乃以三世迁流变易之数。而成三叠也。初从三世涉于四方。叠成十二之数。一叠也。又以此十二之数。变一为十。则叠成一百二十。二叠也。复以此一百十十之数。变
上篇:六根 | 下篇:六根互用 |
【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 p0584 摄论二卷十页云: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
王膳
三种圣者三见圆满能超三苦
坚固林
有所依
得三摩地
稠林
所应习法
空魔
二百五十戒
有求
共相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慈济的十条戒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怎样才算是真信佛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