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拨无因果之空见恶魔。楞严经九曰:“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信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存于人体内之五种气息。据金七十论卷中之说,五风乃诸根共通者。五风即:(一)波那风(梵 prāna),此风由口、鼻...(?~842)唐代僧。即杭州盐官县镇国海昌院之齐安禅师。海门郡(位于江苏)人,俗姓李。生时神光照室。少依本郡云...(术语)对于外形而心谓之内。正法念处经一曰: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行事钞下四曰: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禅林五侍者之一。又称侍药。汤药,指汤果、药石。即侍候方丈饭食汤药之职称。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西序头首侍者...梵语 duhkhe''''nvaya-jāna-ksāntih。八忍之一。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缘观色界、无色界之苦谛,得苦...【方广】 p0375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方广者:谓说菩萨道。如说七地,四菩萨行,及说诸佛...禅林用语。又作转凡入圣。与“转迷开悟”同义。谓转凡夫迷妄之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之境界。(参阅“转迷开悟”6622)...(术语)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无学业】 p1057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学业者:谓无学相续中所有善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无学业者:谓于一切...凡二卷。又称绝海国师语录、绝海录。日僧绝海中津(1336~1405)撰,俊承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明僧道联所...亦名:静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若闲静处,即村外静地也。”(含注戒本卷上·六·四)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印光大师校印本)...(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化,南柯一梦。 知是梦幻空花,若还欲折枝惜春,即同痴人。 人...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后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100年后人们的眼光看自己等的方...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
如来微妙色身,虽在极乐,离隔十万亿刹;如来清净法身,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故名法界藏身。九界众生,一体包含。如...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土善根的发露。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人。宿...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 大安法师答: 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只青蛙见此光景唉声叹气。它的同胞不解地问: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空魔
【佛学大辞典】
上篇:空谛 | 下篇:空观 |
指事相之戒法。又作事戒。为“离相戒”之对称。谓受持三业、四威仪等。即随顺如来一代之教法,衣钵具足、落发乞食而...
五风
盐官
内心
汤药侍者
苦类智忍
方广
转凡为圣
戒定慧
无学业
绝海和尚语录
闲静处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新年的十问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这样念佛能入如来法身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