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经名)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之异名。一卷,义净译。与施护译之佛说胜军王所问经,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及玄奘译之如...焰摩,梵名 Yama,西藏名 G?in-rje。护世八方天之一,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于密教中特...为梵语 buddha 之意译。又作觉、知者。即已舍去迷妄分别,自彻真源,开显真理,具有大慈悲、大智慧、自觉、觉他、觉...(术语)无人之聚落。维摩经弟子品曰:以空聚想入于聚落。【又】(譬喻)人身之六根,假和合而无实主,譬之无人之聚...【依慈愍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三页云: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卽由修习如是慈愍,于诸念住,能正趣...又作素志、素怀。即心中根本之思虑念头。如佛菩萨久远以来,所抱持之救度众生出离苦海之根本心念。法华玄义释签卷一...形容超越情识之境界。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石门慧彻章(大五一·三九六上):“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解接...禅林用语。形容极短暂之时间,亦比喻异常机敏。盖击石发火,火花瞬间即逝,故禅家用此语比喻于刹那间灭绝思虑分别。...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不为助伴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一)梵语 samyag-vāc,巴利语 sammā-vācā。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我要利益他,我跟他一块做他所做的事;利行,帮助他,对他...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 你...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们佛门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批...问: 佛教中对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现在社会价值观是在谈恋爱时就同居,与婚姻相同,都是单一性伴侣。谈恋爱有...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何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菩提达摩所说的心如墙壁,就是它的方法...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不贪。有台湾道友说念了十五年的《金刚经》了,好像一点儿都...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五欲六尘,这就是念念尘劳。 尘是个比喻,比喻我们的妄念像灰...
六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贪嗔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二嗔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嗔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嗔恼。三慢烦恼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四无明烦恼谓于一切诸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以不了故。起贪嗔痴等烦恼。故名无明烦恼。五疑烦恼犹豫不决为疑
上篇:六欲 | 下篇:六触生爱 |
空点之一种。即于空点之下划一半月形,而成,称为仰月点。又作圆点半月。属于悉昙文字“严字文”之一种。悉昙字母发...
王法经
焰摩天
觉者
空聚
依慈愍观趣入四念住
本怀
无根树
击石火
阳焰
不为助伴戒
正语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为何把婚前性行为定义为邪淫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