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无我我所】 p1064 瑜伽八十四卷八页云:若有生等苦法,及有坏等苦法;彼皆无我。自非我故;于是处所,亦无有我。...【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p0933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又此涅槃、极难知故;最微细故;说名甚深。种种非一诸...性谬、分别谬、聚谬、我谬、我我所谬、爱谬、不爱谬、非爱非不爱谬。...(图像)图绘枯骨使坐禅者观之。即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二曰:大论供给坐禅法、禅杖、禅鞠、禅镇...(衣服)禅僧所悬之袈裟名。与挂络同。传灯录(慧日章)曰: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彩为挂子。...(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上第五位。主众生自发生慈悲。又名大慈起,慈发生,慈愍慧。梵名昧怛利也。毗廋拏檗多...指非色非心法之类聚。三聚之一。(一)乃阿毗达磨所立之法相。其他二聚为色聚、心聚。(参阅“三聚”665、“非色非心...(术语)谓堕落于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邪正不二,善恶一如等说之圆实理谈而破戒行流于放逸也。...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是曰观念。...【乌晡沙他】 此云受斋,又云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云: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色等皆剎那灭】 p0570 杂集论六卷八页云:问:前说无常皆剎那相;此云何知?答:如心心所是剎那相,当知色等...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望的快乐,他的心也像一只偷食的狗一样,经...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著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 原来佛法之目...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经》里面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久证,诚恐不易得力。况眷属不谙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坏彼之...
天台宗教义,浩如汪洋,非一言所能罄,今仅作概要之叙述。 天台宗成立于智者大师,智者大师盖亲承南岳慧思大师之教...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甚至是享受优越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请...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六种戒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回向戒回向戒者。谓菩萨利他心大。则以持戒善利。普皆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果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二广博戒广博戒者。谓菩萨运心。广大普博。虽持一戒。而能广摄一切所学诸戒也。三无罪欢喜戒无罪欢喜戒者。谓菩萨远离五欲。而于诸戒无所毁犯。故得欢喜之乐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四恒。常戒恒常戒者。谓菩萨于所学诸戒。虽尽形寿亦不弃舍也。五坚固戒坚固戒者。谓菩萨持戒时。一切利养恭敬及诸贪嗔烦恼。悉
上篇:广六度行 | 下篇:六斋日 |
(杂语)邪曲之法义使世人迷惑之法也。...
无我我所
涅槃甚深广大及与无量
八种谬
骨人
挂子
大慈生菩萨
非二聚
圆实堕
观念
乌晡沙他
色等皆剎那灭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贪淫的十种过患

佛法宗派大概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宝静法师:略说天台宗大旨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