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阿毗昙者,梵语,译言无比法等。即发智六足等小乘之诸论也。以之为宗通入涅槃谓之门。当于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地名)Yugaṁdhara,山名。瑜干驮罗之略。译曰双持。慧苑音义上曰:乾陀山,具云瑜干驮罗。言瑜乾者,此云双也,...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乘人,观十二因缘之智,有高低程度之别。据天台宗智者大师之法华经玄义卷三上所释:(一)声...(术语)众生为其睡眠烦恼覆心识,不能进于善法,沉沦于三界,无有出期。故名盖。见法界次第。...位于韩国全罗北道井邑郡。灵隐祖师于百济武王三十七年(636)开创,初名灵隐寺。及至李朝时代明宗王二十二年(1567...是被生死之苦果所缚而不得解脱的意思。阿罗汉虽已断烦恼但未入灭,名子缚已断,果缚犹存,若已灭度,入无余涅槃,才...即在律院、禅堂众僧齐集时用来令大众静肃之敲击器具。又作槌静、椎砧、槌墩。槌,指敲击之工具;砧,指承受槌击之小...即密教供养诸尊时,用以装置涂香之涂香器,为六器之一。行者自行修法毕,先将前供、后供之供花及花鬘器、阏伽器等中...抽身解衣之意。又作抽脱。即自列众中抽身而出,脱卸袈裟,以便休憩或行大小便之意,故又以抽解一语为如厕之代用语。...何等饶益善?谓以四摄事饶益一切有情。...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见、恚见、慢见、无明见、疑见。...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 ...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净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自度,特别是度他,才是更加有价值的行持,但是度他需要有资本...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容易起妄念,有时容易昏沉,请问师父该如何对治?弟子在停...
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 有一恶...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
六群比丘
【三藏法数】
[出十住毗婆沙论]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黑山聚落。作诸非威仪事。时黑山聚落诸优婆塞。来白佛言。六群比丘。于彼聚落。作诸非法。佛令阿难同六十比丘往彼。作驱出羯磨。二人知之。便出一由旬外。迎请阿难。即求忏悔。言我所作非善。
上篇:六和敬 | 下篇:三宝有六义 |
指方板之台座。佛像之台座,形式极多,其中式样最简,仅为一方板,且其上无任何装饰者,称为方座。(参阅“台座”5...
阿毗昙门
乾陀
四乘观智
睡眠盖
内藏寺
果缚
槌砧
含藏器
抽解
饶益善
十见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戒除骄慢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佛法对治八种通病
琉璃王与释迦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