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种如实智】 p0031 瑜伽九十卷七页云:复次有二种如实智。一者、如理作意所发,二者、三摩地所发。当知此中...亦名:吊慰亡比丘法、亡僧吊慰法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彼外来吊人,小于亡者,至尸所设礼,执弟子手慰问已,然后...指阿弥陀如来之真言。又作十甘露真言、阿弥陀大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阿弥陀大陀...又作右回、右绕。即向右回旋。如佛眉间之白毫向右方旋绕,称为眉间白毫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观无量寿经(大一二·...(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礼余方佛。一本作满泥。...凡五十七卷,或五十卷。日本常喜院心觉着。又称要尊杂记、别尊类聚钞、五十卷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本书详记东...梵名 Ksāna。为兴盛于一世纪末至三世纪中叶之西北印度统一王朝。早期由中亚游牧民族月氏族族长丘就却(Kujula, Ka...(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于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为果】 是‘无为果’的对称。指由因缘和合的有为法所结之果。于五果中的士用、增上、等流、异熟等四果为有为果...(物名)拂虫之具也,许用线拂,羊毛拂,树皮拂等。禁用猫牛尾马尾等类。毗奈耶杂事六曰:缘在广严城,猕猴池侧,高...【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 p1126 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对禅、对我们的本性、对我们的烦恼,都有助益,我们的烦恼重,...
佛学千经万论,莫非论心、行、业、果。人的一切动作无不由心起,心可以带来社会的和乐;也可以造成社会的戾气。人与...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虚妄;非非真就是真实。它不是一个...
我们为什么会不肯随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里有嫉妒的烦恼。 嫉妒就是看别人好、看别人有光荣,心里就不欢喜,就不...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段时间。我对她说:你为什么会烦恼呢?因为你每天都是在为我着...
六事明经意
【三藏法数】
[出五苦章句经] 经云。佛有三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经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经中所演。不可思议。或有反覆。难明。粗以六事。可知其意。(三达即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一正道谓佛所说之经。旨意深奥。无作无为。无行无得。自然合道。是为正道。二善权谓佛说经。善权变化。无有方所。或出或处。皆顺机宜。随类开演。令人悟解。悉得证入。是为善权。三至教谓如来说经。为诸众生指示罪福。令知作如是因。得如是果。未有作善得罪。作恶得
上篇:妄尽还源观六门 | 下篇:六离合释 |
【处非处善巧】 p1020 显扬十四卷七页云:云何处非处善巧?颂曰:不作不趣得、二余体、不转。净见无余业,非我自在...
二种如实智
亡比丘吊慰法
十甘露明
右旋
满泥
别尊杂记
贵霜王朝
不还果
有为果
拂子
遍计所执自性执无执相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无法理解
困境即是赐予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为何要用别人的福报优点,来虐待自己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