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指以象征定、慧之左右二手所作“虚心合掌”之密印相。此印相系“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即参禅问答之意。又作问话。宋代以后之禅院,逢檀越及官人来向住持求升座说法时,有选派一特定僧人向住持质问之惯例...(1626~?)清初临济宗僧。四川内江人,俗姓李。号佛冤。二十三岁,礼桐梓牛山之丈雪通醉出家。顺治十一年(1654)...增上缘之一。为“无力不障”之对称。谓付予助力,使之增强,以补其力之不足,使无障碍。 p5904...(杂语)即俗所谓求签也。幸蜀记曰:王衍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剑南诗自注曰:予出蜀日,遣僧乞签于射洪...亦名:戏笑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戏笑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戏笑如猕猴,何有正法?比丘...【十种自在】 p0110 瑜伽四十八卷十七页云:又此菩萨,于甚深住,极生爱乐。卽于如是法门流中,蒙诸如来,觉悟劝导...【处所建立】 p1020 此有寻有伺等三地中界施设建立八相之第二相。卽欲界中有三十六处,色界中有十八处,无色界有四...(人名)唐京师沙门,颇精字义,造一切经音义。但无详细之纪传。续高僧传三十(智果传附)仅记曰:京师沙门玄应者,...(一)(384~482)南朝宋、齐时代僧。祖先为月支人,俗姓支。寓居建康,笃好佛儒,善谈老庄,工于书法,又善梵呗。初...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罩了整个华北地区,涉及面积达到140多万平方公里。数以亿计的...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狱、饿鬼、畜生是哪里产生的?也没有离开当下的这一...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于l394年,是后小松天皇...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什么样呢?是我...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净土法门,生信尤难。而信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又起着关键...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
六行观
【三藏法数】
[出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能起众恶。是为因粗。复思此身。身三十六物屎尿臭秽之所成就。是为果粗。粗因粗果。皆须厌恶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三十六物者。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
上篇:六观法 | 下篇:法华六瑞 |
凡八卷。又作绘因果经。经卷分上、下两段,上段为绘图,下段为以每八字一行书写之经文。流布本为四卷,各卷又分上、...
大菩提幢
不增减真如
问禅
彻纲
与力不障
抽韱
戏笑白衣舍戒缘起
十种自在
处所建立
玄应
昙迁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