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何等寂静善?谓永断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癡、永断一切烦恼。若想受灭,若有余依涅槃界,若无余依涅槃界,若无所住...(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八观弥陀佛形像之观法也。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位于日本京都。系真言宗京都各派所立之新制大学。种智院之名,系以其宗祖空海所创设之综艺种智院为基础。直接起源则...(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又作结胎五位。乃“胎外五位”之对称。传统佛教对于胎儿自母体中受胎至出生之二六六日间次第分为五个阶段,即:(一...(植物)一作俱兰吒。译曰红色华。见玄应音义一。...亦名:五种现前毗尼 子题:法现前、毗尼现前、人现前、僧现前、界现前 济缘记·释立章悬判:“灭诤中明诸羯磨,须具...位于浙江杭县孤山山麓。本为清圣祖之行宫,雍正时改为圣因寺。本寺以风景驰名天下,位处西湖锦带桥之西侧,建筑宏伟...即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触,指根、境、识和合而生之精神作用,计有六种,即眼触、耳触乃至意触。触乐,即指因触而发生之乐情,如男女触身之...凡七卷。南宋法云着。为佛教之梵汉辞典。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始作于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收集资料前后历二十...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生身父母尚未生信,祖氏乃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菩萨像一...一个在路边卖饭盒的男人,由于没有文化加上听力视力都不好,所以从不读报,也不看电视和听广播,每天只是热火朝天地...各位台湾大学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进入台湾的一流大学,台大也是世界级的名校,美国的哈佛、柏克莱、史丹福;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
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菩萨,他的内心有两个功德:第一...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真可说是辉煌夺目,专业造诣深厚,桃李满天下,对绘画、书法、...
时下,微信在大众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强大的朋友圈交友聊天功能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网络时代的便捷,人与人之间的...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
五不应答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试问不答谓此人心怀轻慢。或先自晓了。而作念言。我且设问。试彼为解不解。若作此试问者。不应为答也。二无疑问不答谓凡所演说。为令众生开其昏迷。解释疑网。彼既不疑。假设为问者。不应为合也。三不为悔所犯故问不答谓此人既知所犯。不生悔过之心。设为他故而问者。不应为答也。四不受语故问不答谓此人先曾为说。彼不听受。今又故意设为问辞者。不应为答也。五语难故问不答谓此人作意而言。此语难晓。他必不解。我且设问。为能答否。如是而故问者。不应为答
上篇:洗浴五利 | 下篇:五力不可到 |
即指无明之障碍。大集经卷十一(大一三·六八下):“一切法中,悉有闇障,坏闇障故,即是菩提。”[八十华严经卷十...
寂静善
像想观
种智院大学
不悭贪戒
胎内五位
拘兰荼
现前毗尼五种
圣因寺
药树王身
触乐
翻译名义集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永远对工作保持热情
慧律法师《什么是禅 禅是什么》

诸经释忍辱

普贤菩萨有什么样的功德妙用呢
别想了,快去做吧

把用在「低头」中的时间找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