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指根、境、识和合而生之精神作用,计有六种,即眼触、耳触乃至意触。触乐,即指因触而发生之乐情,如男女触身之乐。 p68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贪】 p1041 显扬一卷五页云:无贪者;谓于有有具,厌离无执,不藏不爱,无着为体。能断贪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亦名:现身相与清净欲、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与欲现身相 子题:清净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依如五分,病人不能口...即以饥饿遇王膳(膳)来譬喻小乘蒙佛之授记。法华经授记品(大九·二一上):“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传说)所地广七百由旬,周围上下俱是铁栅。内分八十一处。逐处皆有亭台,判吏,设案记事。栅外另有羊肠细路十万八...(界名)天名。玄应音义三曰:波那和提天,新道行经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Di 佛教教义。意谓真理或实在。主要有四谛、二谛、三谛等不同说法。 四谛 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有畏】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畏者:谓涉稠林故。有诸恶兽,及与非人,诸恐畏故。...(名数)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三十七尊皆持金刚之印。二、降三世教令轮,三十七尊皆持...一个人在受辱的时候,纵然已起嗔心,但如能即时觉悟嗔火之害,以功力克制,竭力忍耐,使不发作,但此种功夫稍有勉强...(术语)又作克实。得实义也。取实体也。宗圆记三曰:夫言体者,有随名辩体,有克实论体。...位于湖北汉阳之西,为汉阳第一古刹。于清世祖顺治年中(1644~1661)建立。乃昔时王章甫葵园之故址,与太平兴国寺、...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有父子俩是开饭馆,卖打卤面的。打卤面的调料调配得特别好,谁家的都没有他家的好吃。儿子跟父亲干,父亲经常告诉他...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 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生、老、病、死,就表明了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现在若将我们关...
此文的写作,缘起于《净土》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感观音菩萨搭救学佛,读净土杂志受益疗病》的文章。这位佛友的经历勾...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更可怕的是对傲慢竟然浑然不识。...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过分简单地看待佛教的生存状态。有时在没能了解和学习佛教教...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意人经营杀业,屠户,或者黄色场所,赚了很多钱。而有的生意人...
触乐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触鼻羊 | 下篇:触礼 |
梵语 mūlajāna。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
无贪
欲之与欲现身相
王膳
转劫所
波那和提
谛(satya)
有畏
三十七尊四大轮
力忍
克实
归元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吉祥经

【推荐】奥秘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人生当前之所受

【推荐】地藏菩萨慈悲拯救父亲出危险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信仰不能被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