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书名)大方广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略称。出于四十华严经卷第四十。说普贤菩萨之十大愿者。...(术语)灭者涅槃也。造业受生死之果,谓之流转,而修道证涅槃,谓之还灭。正理论九曰:生死止息,是还灭义。俱舍颂...(术语)又曰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曰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曰立。即是空有之二门也。如三论宗依空门...护持佛法之善神。又作护法神、护法天。即对佛法信乐守护之梵天、帝释、金刚力士、四天王、护世八方天、十罗刹女、十...(形像)胎藏界释迦院之虚空藏,据秘藏记末曰:左手持莲华,上有如意宝,右手持白拂。虚空藏院之虚空藏,据大日经疏...谓由七宝所成之莲华。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中):“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p124...(杂名)黄金色之身。谓佛身也。法华经安乐品曰: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术语)出世法三昧之一。涅槃之妙味也。胜鬘经曰: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法华经药草喻品曰:为大众说甘露净法,...【不作业】 p0318 瑜伽九卷六页云:不作业者:谓若不思业,若不思已,不起身业语业。...一般西洋哲学将本体解释为:其自身真正存在而与“现象”对立之存有物。在佛教,通常以“法体”一词来表达同样之含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决非我们思量分别之所能...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虽不专做学问,但其并不会得不到学问。 所以,凡是一个人,...【前言】 本光碟所提建言绝非针对任何道场或个人,纯系依据修行三十载所见所闻,就一般常见弊病,至诚恳切,慨陈管...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婆不是在口头上说的,而是在内心深处要把它厌离到彻骨彻髓的程...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管大家念经的纪律秩序,打坐的时候整不整...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一往情深求生彼国,这就是我们成佛的...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上树枝打秋千玩,有时摘果子吃。累了就躺在树下休息,树很高兴...
五辛
【三藏法数】
[出梵网经] 首楞严经云。是五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物。常与鬼住。福德日销。大力魔王。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为魔眷属。永堕无间地狱。是故求菩提者。当断世间五种辛菜也。(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菩提。华言道。)一大蒜大蒜者。至荤至辛之物也。二茖茖葱者。薤也。其形似韭。类山葱也。三慈葱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四兰葱兰葱者。即小蒜也。杂阿含经云。非小蒜。木葱是也。木葱即韭也。
上篇:五种净食 | 下篇:五明 |
梵语 mahāpratyavgirā-dhāranī。全称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无有能及甚能调伏总持。又作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
行愿品
还灭
破立
护法善神
虚空藏形像
七宝华
金身
一杀多生
解脱味
不作业
本体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圣严法师:怎样读书
【推荐】祈愿正法重现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