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arana-samādhi。谓住于空理而与他无诤之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最通解空理,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一)又作根本咒、根本真言。于密教诸尊中,表示其内证本誓功德最详要之真言陀罗尼;而于真言之中,乃属根本之大咒,...密教以欢喜天为本尊,为除障难、得富贵之修法。又作欢喜天供、圣天供。依大圣欢喜双身大自在天毗那夜迦王归依念诵供...超一切识无边处者。谓彼尔时。于识无边处想超越等超越。故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者。云何无所...【闻说正法而不往听戒】 p1265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憍慢所制...(名数)八正道也。世间之轮,有辐毂辋,互相资助,以成轮体,八支之正道,互相资助,以成正道,故譬之为轮。名义集...(832~912)唐末五代僧。以诗、画著称于世。婺州兰溪(浙江金华)人,俗姓姜。字德隐,一字德远。七岁出家于金华县...表示金刚界五智五佛之真言。即五佛之种子。即谓 (vaj,鍐)、 (hūj,吽)、 (trāh,怛洛)、 (hrīh,缬唎)...日本三论宗初祖。高句丽僧。又称惠观、惠灌。生卒年不详。隋代时来我国,从嘉祥寺吉藏习学三论宗。日本推古天皇三十...谓毗卢遮那佛之体性广大无限,犹如大海。又作毗卢藏海。毗卢为法身如来,故毗卢性海亦通法性界、佛性界。[禅戒诀注...(术语)开眼也。禅家之用语。大慧录曰:江给事请开佛光明。...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有四: ...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是也。...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六年(1917年)依河北省涞水县高明寺印魁长老出家,同年...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求生净土的心是不是贪念?求生净土的心是愿,发...《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 忽一日不退,师...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扫地五种胜利
【三藏法数】
[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集]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苾刍。凡扫地者。有五胜利。故说此五种功德也。(梵语逝多。华言胜林。给孤长者。谓其能赈济孤贫也。苾刍者。乃西天香草名。谓其体性柔软。以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也。)一自心
上篇:五种结界相 | 下篇:五体 |
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的分别。...
无诤三昧
根本陀罗尼
欢喜天法
超一切识无边处
闻说正法而不往听戒
八轮
贯休
五智真言
慧灌
毗卢性海
开光明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野狐禅「不落因果」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