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何故求闻正法】 p0706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人名)唐弘福寺智首,为四分律宗之祖,南山律师之师也。作四分律广疏十二卷。见续高僧传二十二。...饿鬼名,因其渴望饮食,口吐火焰。向饿鬼施食,叫放焰口。...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之观门,名曰五字严身。 一、观阿字 色黄金,形四方正等...(一)指九种因缘,令人命未尽不应死而死。即:(一)不应饭而饭,不当食而食。(二)不量饭,食不知节制,多食、过足。(...【修相差别有十八种】 p0904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论曰:修相差别、有十八种。一、声闻相应作意修。谓如有一、是...(流派)事火婆罗门之通称。佛弟子呼萨遮尼犍子为火种居士。见杂阿含经五。...亦名:羯磨三法八品 子题:羯磨四法、心念法三品、单白、白二、白四、一百三十四羯磨、百三十四羯磨、百八十四法、...(术语)翻译名义集三曰:宋僧传云:译场经馆;设官分职,可得闻乎?曰: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斋叶书之三藏,明练...全一卷。宋代净源撰。全称华严经还源观疏钞补解。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本书依清凉澄观之华严经疏及演义钞,匡补解...全一卷。全称卢至长者因缘经。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记述悭贪之卢至长者得道之因缘。[开元释教录卷三...(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家庭关系在五伦中占了三项,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夫妇伦。俗...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男二处、女三处,这个是上品不可悔罪,这个就破戒。 那么己妻...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生决定要死。 你告诉你自己:某某人!你要知道一件事实,今生...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对他来说都根本不是问题;工作不久就结婚了,妻子是相恋多年的...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张,到底谁该照顾年老的父母呢?是让老人家周由子女家轮流居住...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家一份诚挚的祝福: 己去诸事无挂...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痛苦是不能主宰的。四念处有别相念、总相念。虽然观受是苦,但...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呢? 一、学习弥勒菩萨欢喜和包容的精神 一般汉地寺院...
犯戒五衰
【三藏法数】
[出释氏要览] 一求财不遂求财不遂者。谓犯戒之人。既违佛制。梵行全亏。所求赀财。皆不遂意也。二设得衰耗设得衰耗者。谓犯戒之人。既缺净行。纵使苦求。所得赀财。福薄难消。悉皆衰耗也。三众不爱敬众不爱敬者。谓犯戒之人。威仪既缺。细行全无。众所憎嫌而不爱敬也。四恶名流布谓犯戒之人。恶友常从。善人皆离。既无戒德。恶声目着。远近流布也。五死入地狱谓犯戒之人。既无戒行。万善俱亏。临命终时。堕无间狱也。
上篇:破戒五过 | 下篇:五逆 |
【太子习定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页云:城东北四十余里有窣堵波。是太子坐树阴,观耕田,于此习定而得离欲。净饭...
何故求闻正法
智首
焰口
五字严身观
九横
修相差别有十八种
火种居士
羯磨法分三体相分八品
翻译官职
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卢至长者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什么人与佛有缘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