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劫初有情】 p0705 瑜伽二卷十三页云:如是器世间成已有诸有情、从极净光天众同分没,来生此中。余如前说。此...(术语)六度之一。般若波罗蜜Prajāpāramitā也。般若译曰智,波罗蜜译曰度,习修实智之行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是金刚界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 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即佛界以外之九界,又作九世间。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以上为迷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上为悟...【善知加行】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云何善知加行?谓如实知解脱、胜处、及与遍处、或修,或遣。...(修法)又曰火光三昧,火生三昧等。佛曾为伏毒龙入此三昧,自身出猛火。释氏要览中曰:长阿含云:佛在摩竭国毗陀山...羯磨疏·立章悬判:“制意者,僧宝流世,元为生善。然生善在事,假法成立,法不自建,弘斯在人。故制羯磨,必由僧秉...(术语)终归于真如也。谓涅槃。四教仪一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谓之归真。...指虚妄之心念。亦即无明或迷妄之执念。此系因凡夫之迷心不知一切法之真实义,而遍计构画颠倒之情境,产生错误之思考...二种无明之一,五种无明之一。又称不共无明。无明,即痴之别名,指无法照了诸法事理之闇钝心。于贪、瞋、痴、慢、疑...(术语)Mahāprajāpāramitā,译曰大慧到彼岸。六度之一。大慧为到涅槃岸之要法,故曰到彼岸。智度论十八曰:摩...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为依报。众生不能离开所居世界,既有正报,必有与之相当的依报...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喜,认为赚了很多。在外行路的人,一天能走到两天的路程,心里...
在不空大师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有这样一段普贤菩萨自问自答的话: 问: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派人去取食物,有两个原因:一是要给...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 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是说明你的...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
五种善根发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息道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由先数息而修止观。故得身心调适。妄念皆止。因是自觉渐渐入定。泯然空寂。或经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二月。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而发痛痒冷暖等触。触相发时。身心安定。悦豫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息道善根发相。二不净观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于其定中。身心虚寂。忽然见他男女身死。死已坏烂。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厌患所爱。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相。三慈心善根发相谓修禅之人。于其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
上篇:内五法 | 下篇:孝顺五善根 |
【反问记】 p0388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三者、反问记。谓为令彼戏论问者,自叙己过。 二解 如四种问记中说。 三解...
劫初有情
智度
九会曼荼罗
九种世间
善知加行
火焰三昧
羯磨必由僧秉制意
归真
妄念
独头无明
摩诃般若波罗蜜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吉祥经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佛视病人如亲子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