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劫比他国】 p0705 西域记四卷十八页云:劫比他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气序土宜,同毗罗那拿国...金刚界开示大日如来智德之部门也。如来内证之智德,其体坚固,有摧破一切烦恼之胜用,故譬以金刚。大日经疏曰:金刚...属大乘戒。即:(一)自性戒,可分为四:(1)从他正受,(2)善净意乐(不从师授),(3)犯已还净,(4)深敬专念无有违犯。...【善士利行】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善士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子题:僧人、二三人、一人 羯磨疏·立章悬判:“法假人弘,人分三位,谓一人、众多人、僧人。”(业疏记卷一·二○...(术语)对于贤善,归依敬礼也。义林章四本有归敬章。...即烦恼。妄,谓虚妄不实;染,谓染污不净。指一切不善、有覆无记法。广义言之,则以一切生死之法为妄染之法;或以妄...法相宗所谓八识中,第六意识有明了、定中、独散、梦中意识等四种之别,其中之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因不与...(佛名)Mahāvaipulyabuddha,译曰大方广觉者。即大方广佛也。...【多诸定乐】 p0623 瑜伽二十卷二十二页云:多诸定乐,应知略有六种。谓若有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未得自在;...(术语)又曰二夹侍。观音势至二菩萨也。见观无量寿经。...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净宗不共的诠释,纵观中国净宗教理史,诸祖对信的诠...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是从这个宇宙的大背景,整个宏阔佛法的这种大背景,讲一下佛教...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不要轻率地讲话,轻言的人会召来责怪和羞辱。 3、戒狂言: 不要...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理,但事上该怎样还得怎样,也就是不能执理废事。我们有时候也...
孝顺五善根
【三藏法数】
[不孝反此] 一少病少病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病苦不侵。身得安乐也。二端正端正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颜貌端正。无诸陋劣也。三有大威势有大威势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势力增胜。威德盛大也。四生上种族生上种族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生于大姓种族。不生贫贱之家也。五多有资生多有资生者。谓诸众生若能孝养敬顺父母。则感财宝具足。资生丰盛。无诸乏少也。
上篇:五种善根发相 | 下篇:瞻病五德 |
【反诘记问】 p0388 集异门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应反诘记问?答:若有问言;为我记说法。得此问时,应反诘记。法有...
劫比他国
金刚五部
九种相戒
善士利行
羯磨所秉之人
归敬
妄染
独头意识
摩诃毗佛略勃陀
多诸定乐
阿弥陀二胁侍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海神请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说话的二十二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