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 p0704 摄论二卷十六页云:此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应知。此中...(譬喻)智能断烦恼,故譬以斧。涅槃经三十八曰:是经即是刚利智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喻)智慧能断除烦恼和生死,好像利剑能切断一切的东西一样。...胎藏院曼荼罗,为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坛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指以不动之利剑通彻三界九地,断尽一切众生业烦恼为义之印明。又作不动九彻、不动九彻剑印、九彻剑印。即以不动明王...【善能誎举】 p1142 瑜伽二十五卷三页云:云何名为善能谏举?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譬喻)一切之菩萨,尽发度尽无边众生之誓愿,众生未尽,菩萨既成佛,譬如欲尽其薪之木火,于薪未尽时,既自尽也。...亦名:羯磨四位、羯磨大宗有四 羯磨疏·立章悬判:“深求教旨,意存决务。随务辨成,不过四位。初谓圣法,即能辨之...(人名)归宗之常禅师与南泉之愿禅师也。略禅林类集四曰:归宗常禅师,因刬草次。有座主来参。偶见一蛇过,师逐锄断...全一篇。南齐顾欢撰。内容系辩论佛道二教之异同。全篇共计八百余字。作者初引玄妙内篇之老子托胎于天竺维卫国夫人净...指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第三别教。天台宗将佛陀一代教法判立为藏、通、别、圆四大类,称为化法四教,每一教皆依所化...大悲咒修持仪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没手或没脚,是否还应该将他生下来?将他生下来是否会使他遭...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萨的超级粉丝,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每...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如此轮流,是否有间断之疑,不符势至菩萨的净念相继。 大安法...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村。母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均在年幼时生病夭折,家中仅剩...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鬼畜地狱,况男女贵贱,智愚贤否乎。其升沉六道,轮回不息者...和人闲谈的时候,只要谈到佛教的话题,对方就会问,为什么会信佛?经常到庙里去吗? 信佛是因为觉得佛所讲述的道理...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心怀无限慈悲...
五悔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峰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三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晨。改已往之恶因。是为忏悔。二劝请劝请有二。一者谓十方世界有佛将入涅槃者。劝请住世。利济众生。二者谓十方世界有佛初成正觉者。劝请转
上篇:忏悔五法 | 下篇:礼拜五功德 |
【幻事喻】 p0387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云何诸欲,名为妄法?为显此义,说幻事喻。虽非常等;然似显现。故同彼法。...
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
智斧
智慧剑
十三大院
九彻印明
善能誎举
火㮇譬
羯磨四缘
归南
夷夏论
独菩萨教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见到了文殊菩萨,却当面错过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