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忍波罗蜜多】 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人名)又作昙摩迦留。法藏比丘之梵名。支谦译之大阿弥陀经上曰:尔时世有大国王,王闻佛经道,心即欢喜开解,便弃...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已嗔当嗔现嗔。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杂语)佛法之宗旨也。三论玄义曰:唯有佛宗,乃尽其致。...梵语 dhūpana,巴利语同。谓于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烧各种香。又称拈香、捻香、焚香、炷香。初于印度,以气候酷...梵语 sapakse sattvam。因明用语。因(理由)三相之一,用以表示因与宗(命题)后陈(述词)之关系。例如“甲是乙(...又作沐澡、澡浴、洗浴。即以水、汤、香水等洗净身体。自古以来,印度人即认为以恒河之水沐浴,能去除污垢、罪障。对...印度自古以来,即有在佛教寺院中保存佛像、壁画等之习惯,以为辅助修道之用。若就客观而言,亦具有如同公共美术馆保...寺之异名。又称金刚净刹。系以金刚比喻寺庙之功德,故称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上):“案灵裕法师寺诰,凡...即表彰德行或风格之称号。又作别称。即在人名之外,由他人所赠予之号,以表彰其人之道德或风格。释氏通鉴卷五(卍续...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做饭,有时候杀生(如鱼虾)等以后末学做饭了,末学可以给他们...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自心的贪心是业感的感受与...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业果的转变。当然这当中第六意识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我们...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诣佛所,礼拜佛陀,并且请佛为众说法。佛陀慈悲应允,为大众开...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使能成,定无深妙,常言美中不足是也。 再如上山取宝,一鼓真...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寺庙的念佛韵调,因为使他们想起死亡办丧事,所以他们内心有排...
人有五苦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并五苦章句经] 一母人怀姙从死得生谓人托胎。居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近迮倒悬。苦痛无量。及至出胎。热风触身。如履刀剑。失声大叫。顿昧前因。是为生苦。二老人颜色败坏谓人老年。发白齿落。目昏耳聩。四大不调。百节疼痛。头低腰屈。起坐呻吟。是为老苦。(四大者。地大。水大。风大也。)三病人困劣谓人以四大为体。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形骸苦痛。如被杖楚。手足不仁。气力虚竭。起坐须有。是为病苦。四人死风刀断脉谓人临命终
上篇:生净土五不退 | 下篇:众生五事恃怙 |
【律仪色】 p0857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律仪色云何?谓防护身语业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所法故;依彼不现行法,建...
三举
忍波罗蜜多
昙摩迦
嗔
佛宗
烧香
同品定有性
沐浴
佛教博物馆
金刚刹
别号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拜佛八问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