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五戒经之说。三覆者,正五九月各月之一日,四天王之善神覆奏人中善恶于天王,而校格是非。八校者,岁之八王...【忍位】 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术语)新曰达磨。译为法。【又】(人名)比丘名。译曰法。历代三宝记七曰:昙摩此云法。【又】(佛名)法苑珠林曰...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恶行止息所依为业。...(术语)禅林之语,教道之方便,为佛事门,又云庄严门。...又称燃指。即燃烧手指,表示信仰之诚摰。佛教有以身体供养佛者,烧指即属此类,称为烧指供养,或燃指供养。据法华经...因明用语。“有非有”,部分为有,部分为非有之意。于因明论式中,宗同品之一部分具有能立法,一部分未具有能立法者...梵语 nairvedhika。意谓决断简择。即以无漏圣智决断诸疑,分别简择四谛之相等。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列举谛决择、...指佛教经典所用之特殊梵语(Sanskrit)。其文法、语形、发音,与波尔尼等古典文法家们所规定、确立之古典梵语(Cla...(名数)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金刚法,梵名 Vajra-dharma,音译嚩日啰达磨。西藏名Rdo-rje-spyan,为金刚眼之义。又称金刚眼菩萨。别名善利萨埵...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她们就像一尊静静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阴,静静地走过,是那样安宁;这尊尊雕塑都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灵魂。我们只能远...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物都以直心,直心就是不妄语、不虚诳,不虚伪,一就是一,二就...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么去引导你的生死业力,让它趋向两个方向:第一个...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譬如放生啦、布施啦、为人服务啦。要注意哦!并不是念佛...
生净土五不退
【三藏法数】
[出净土十疑论] 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转也。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常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长。而不退转也。常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念法僧之心。而不退转也。善友同居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由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转也。寿命无量不退谓诸众生得生净土者。即得寿命无量。与佛菩
上篇: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 下篇:人有五苦 |
【律仪】 p0857 瑜伽二十二卷十三页云:有处世尊宣说尸罗名为律仪。如伽他说: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仪,有阿笈...
三覆八校
忍位
昙摩
惭
佛事门
烧指
同品有非有
决择
佛教梵语
六瑞
金刚法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远远看着就是一种力量
出家的真实义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论语》精华50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