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亲胜】 梵名 Bandhuc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只在《成唯识论述记》中有...(物名)为信心而奉佛之幡也。...净土宗所立,即 一、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属礼拜门; 二、口业执持彼佛名号,赞叹彼佛相好功德,属赞叹门, ...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书名)通净土三经而申论之意。天亲之往生净土论是也。...(一)梵名 Bhadrika。又作拔提、婆提、跋提黎迦、婆帝利迦。译作小贤、善贤、仁贤、有贤等。为佛陀最初所度五比丘之...比喻止观观法之成就坚利,犹如金刚。依天台宗之解释,止观即定、慧二法。止,谓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杂名)尊之曰胜论师,斥之曰胜论外道。以胜论十句义为宗之徒也。...厌背生死而安住于涅槃之念。瑜伽论记卷六上(大四二·四三五中):“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梵名 Mrgāra-mātr-prāsāda,巴利名 Migāra-māta-pāsādā。音译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又作东园鹿子母讲堂、...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经十二天法之经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经末题名“十二天仪...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拂逆之境,若欲解脱出离,则有讲求佛法之必要。此不但讲求佛法...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洁的。作为食腐动物,鱼在食物链中占有很...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问题吧。那么很多时候微信上呀,有这个朋友圈,它总是万变不离...
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钵。他们进城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处巷道议论喧哗,佛陀就请一...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报应竖彻三际。由于很多人并不完全正确了解因和果的这一特性...
一、一个设问 如果阿弥陀佛今天就现身来接我们往生极乐国土,我们将会作何反应?是心无旁骛、一无挂碍地随阿弥陀佛...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较好? 本焕法师答: 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治我们众生的...
五不赴请
【三藏法数】
[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 根本毗柰耶云。有一长者。请佛及僧。就家设供。比丘皆去。惟世尊独留在寺令人取食。不赴其请。故说此五种因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一为宴默而居为宴默而居者。谓如来深入禅定。寂然宴默。故不赴请。二为诸天说法为诸天说法者。谓如来为诸天众。宣说法要。故不赴请。三为观察病为观察病者。谓时有病僧。如来为瞻察调理。故不赴请。四为看诸卧具为看诸卧具者。时有商人施僧妙氎。比丘得氎。制新卧具。弃旧卧具。狼籍于地。佛欲待比丘去。往彼瞻
上篇:佛有五事 | 下篇:如来五种说法 |
金刚华,梵名 Vajra-puspā,音译嚩日啰补涩闭、嚩日啰补瑟波。西藏名 Rdo-rje-me-tog。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一,...
亲胜
信幡
五念门
一来果者
三经通申论
跋提
金刚观
胜论师
背念
鹿子母堂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有慈悲心
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