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系黄帝与老子之合称。东汉时代道家思想流行,道教徒为赋予老子权威,故将其与黄帝结合。其后,佛教传播于我国,亦曾...为天台宗所立“莲华三喻”之一。天台宗对于法华经之判释,谓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开显,且为阐明法华经之旨意,遂...五识与八识。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名数)净土门所依之经论也。一、佛说无量寿经二卷,二、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天亲之净土论一卷...(流派)又译曰卫世师Vaiśeṣika胜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为呕露迦仙Ulūka(一名迦那陀Kaṇāda)所始称。分析宇...梵语 adhara-svabhūmi。(一)三界分九地,境界优者为上地,劣者为下地。 (二)菩萨十地之位,因其高下而称上地、下地...知殿之异名。又作殿司。西序六头首之一。即司掌佛殿之花烛及洒扫等事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两序章西序头首条]...掉举者,谓贪欲分,随念净相心不寂静为体,障奢摩他为业。随念净相者,谓追忆往昔随顺贪欲戏笑等故心不寂静。...(人名)舍利弗之译名也。又云鹙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弗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鹙鹭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二种杂染因缘】 p0034 瑜伽八十卷二五页云:此中杂染因缘,有二种。一者、由世俗言说自性杂染自性执分别故。...谓圣人施化之七种利益。即:(一)二十五有果报益(地上清凉益),有能化之圣人,对二十五有之众生一人,应机施化,乃...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你一个人在构想出来的。色欲也是。 拿我自己做例子吧。我特别...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 都知道,到寺院里面会有晨钟暮鼓,常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晨钟...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陀出家修行,但是当阿阇世太子拜他为师,接受太子的供养,他的...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由色欲而死,四分虽不由色欲直接而死,因贪色欲亏损,受别种感...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 一个人一生能拥有一个像...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始者云门文偃禅师(864-949)为宗祖。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仰山说:和尚为何这样做?沩山起身,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你...
佛有五事
【三藏法数】
[出增一阿含经] 一当转法轮当转法轮者。谓如来出世。既成道已。当转法轮。度脱有情。饶益一世。如转四谛法轮。先度五比丘等是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五比丘者。一阿鞞。二跋提。三拘利。四陈如。五迦叶也。)二与父说法与父说法者。谓如来既成道已。惟念父恩最重。当与说法。令其享寿无穷。正法治化。及得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是故还于本国。与父说法。普曜经云。佛出家时。与父母誓。若得佛道。还度父母。今得佛道。必当还国。说法度脱。不违本誓也。(法眼
上篇:佛五姓 | 下篇:五不赴请 |
(术语)法轮之异名。佛之说法清净,故名梵轮。又佛之四梵行心(四无量心)之说,故名梵轮。又佛初成道时,梵天王来...
黄老
华落莲成
五八识
三经一论
胜论宗
下地
殿主
掉举
身子
二种杂染因缘
七益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寺院的晨钟暮鼓,能起号召和警醒作用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莲花之友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