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术语)天台宗之语。四教各果上之佛也。四教仪曰:钝则但见偏空,不见不空,止成当教果头佛。...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因真如实相离一切妄染和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有如虚空,不受一尘,故谓之如实空。...即得戒与舍戒之并称。又作发戒失戒。发得律仪、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三种之无表色,称为得戒;反之,舍失所得之戒...指玄妙之法门、深奥之妙理。亦为佛法之总称。又作佛门、空门、真门。三论玄义(大四五·二上):“不二之玄门。”迦...(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术语)一味之实相为体,因果之诸法为用。法华文句三曰:体即实相,无有分别。用即立一切法,差降不同,如大地一生...(杂语)为佛,菩萨,等缘日之一种,于此日参诣者,与参诣四万六千日同一功德云。但多尚观音菩萨之缘日,即旧历七月...临济宗于禅法修行上所示之三笑。即:(一)相符正宗笑,师家、学人相契时之大笑。(二)有失正宗笑,学人误答师家时,师...日本镰仓时代以后,以京都为中心,在各地开版与净土教有关之经典祖释等,由藤堂祐范命名为净土教版。现存遗品中,建...指心。众生之心犹如明镜,能映照万象,故称为心镜。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八一下):“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怨怼,亦曾宿世受深恩。 路逢冤家宜回避,莫因小忿起怒瞋。 但...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念佛法门,在整个普遍大众中是有许多人修学的...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动物是因为他们所穿的大衣、衣领或皮草饰边而死的。你可曾想过被囚禁在比自己身体大不了多...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华经》。听闻此经后,再如理思维,这样就可以接近诸佛的智慧。...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学佛不要与社会脱节啊,社会是多种多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
一名四实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名谓先陀婆。四实谓水盐器马。如是四法。皆同此一名。此是大王密语。经云。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心欲水时。口索先陀婆者。智臣善知王意。即以水奉之。索后三物。亦称先陀婆。智臣即以三物随意奉之。以譬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诸大乘经。亦复如是。若说四无常。大乘菩萨。应当善知。此是如来为诸众生说无常苦空无我之相。令得证于涅槃解脱之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水经云。若王欲洗时
上篇:四种无 | 下篇:四念珠 |
(名数)密宗所立,出于尊胜轨。是于佛地之五位发五愿也: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度一切众生为愿,是愿求东方阿閦如...
妄感为因
果头佛
如实空
得戒舍戒
玄门
二十九种庄严
体用
四万六千日
济宗三笑
净土教版
心镜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劝持五戒诗
无明的产生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皮草行业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