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修因得果,果在因之上故谓为果头。与果上同。四教仪集注下曰:修因克果,果在于上,故曰果头。...真如心的别名,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清净心。...梵名 Sva-bhāva-?uddha。为观自在王如来之异名,亦即阿弥陀佛之密号。略称得自性清净如来。系出自般若理趣经之如来...乃佛教之通名。意谓玄妙之宗趣。与玄旨同义。注维摩诘经卷一序(大三八·三二七中):“常恐玄宗坠于译人。”唯识枢...(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术语)方便有体内体外之二种,圆教所说之方便为体内方便,余教所说之方便为体外方便。天台所立也。...(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临济宗于禅法之修行上所示之三哭。即:(一)有失正宗哭,学人修禅,因不能通彻宗旨而痛哭。(二)相符正宗哭,学人修行...(一)凡三卷。北宋沙门戒珠(985~1077)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又称往生净土传、戒珠传。由梁、唐、宋各高僧传...(人名)Bhadrakapilā,婆罗门女名。译曰贤色黄女。见本行集经四十五。...即心与佛相印证。释皎然诗有“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之句。 p1410...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慧恭,江西豫章丰城人,加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一同追随远公学习佛法。僧光等人学习能力虽然不及慧恭,但是对...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执迷枯坐,静此一生可以,稍动一刻不可以,如此行处,大为法门...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省下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每年饿死的六千万人。 在公元...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叫东来的朋友讲述的发生在他们邻村的事。事件中,1980年前的情...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怎样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呢? 宏海法师答: 关于念经的问题,之...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
四种无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未有名无谓梵志妄计涅槃之法。在众生烦恼心中。不可说有。譬如瓶未出泥。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众生烦恼心中。实具涅槃之德。故佛答言。如是涅槃。非是先无。同泥无瓶。(梵语梵志。华言净裔。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二灭已名无谓梵志妄计灭烦恼已。名为涅槃。涅槃即无。譬如瓶既坏已。名为无瓶。盖外道不知烦恼既灭涅槃即显。故佛答言。亦非灭无。同瓶坏已。三异相名无谓梵志妄计烦恼涅槃。其相即异。谓烦恼中无涅槃。涅槃中无烦恼。譬如牛中无马。马中无牛。盖外
上篇:六入 | 下篇:一名四实 |
(名数)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三、苏悉...
果头
如来藏心
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
玄宗
四种庄严
体外方便
四义平等
济宗三哭
净土往生传
跋陀罗迦卑梨耶
心证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重病念佛,佛持金莲接引往生

正智正念随缘住
本份事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