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根】 唯识家所指的二根,为五根身的胜义根与扶尘根。胜义根为五根之本体,为四大种所造的净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术语)成就南方宝生佛之三摩地身,为如意宝珠,而满一切众生之希愿也。大疏八曰:今于此中广种无限善根故,即从今...【欢喜地】 又名极喜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一位。此位菩萨,初发真无漏,舍无始以来异生性,得圣性...【五事有无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问:相、当言有耶?当言无耶?答:当言是有。问:为如自性差别,假立...【乐触】 p1307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乐根云何?谓顺乐受触所触时,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根。...【菩萨地】 p1127 瑜伽释十八页云:菩萨地者:希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名数)黄牛之尿、粪、乳、酪、酥也。苏悉地经仪轨下曰:牛五净者,谓黄牛尿及粪未堕地者,乳酪酥。【又】(术语)...(故事)黄龙和尚,住黄檗时,于室中常举曰: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有胜首座下一转语道:猛虎当路座。黄龙便退,...(天名)金刚界,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手持华鬘。称曰华鬘毗那耶伽。毗那耶伽为欢喜天之梵名。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二...梵语 pā?a。音译作播舍、皤赊。又称宝索、金刚索。此索以五色线搓成,一端置镮,另一端付半独股杵。本为战具或猎具...又作三教圣人图、三圣图。即将孔子、释迦、老子三圣人之像,绘于一图之中,以此表示儒、佛、道三教之汇合。另有以佛...(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人多,业就会被分担或减免掉了? 答:佛陀...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巨大财富。有了它,事业上会顺利,生活上会如意。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你的辛勤努力。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其实世界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每个人的本来也就是那个样子。当我...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印光法师《与徐福贤...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漏烦恼,获神通、证道果,进而渐...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 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 众生志性无定,这个志...
五识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上篇:四葬 | 下篇:苾刍草五德 |
亦名:受具戒前问遮难、出众问缘、受具戒出众问缘、教授师出众问遮难、出众问遮难 子题: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犯...
二根
如意珠身
欢喜地
五事有无分别
乐触
菩萨地
五净
黄龙念赞
金刚食天
索
三教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