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重中道】 又作二种中道。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物名)于如意珠中为最胜者,故云王。观无量寿经曰: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欢喜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修行布施,怜悯众生,令见者欢喜,称欢喜行。见成唯识论...【五事真俗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世俗有。由二因缘故。一、...【缘起微细因果难可了知】 p1306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页云:云何微细因果难可了知?谓依观察圣谛道理,始从老死,乃至...【遍计所执自性所缘】 p1125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缘何应知?答:缘于相名相属,应知。...(菩萨)天竺之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劝请弥陀之形像来,流布于天竺。是为彼土阿弥陀佛画像之始。释门正统...(故事)黄龙常以三问拶人。曰:人人有个生缘,如何是汝生缘?曰:我手何似佛手?曰:我脚何似驴脚?每以此三语问学...与素食同。素者,洁白、粗略之义。指不杂鱼肉滋味之食。大乘佛法一本佛陀“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对待众生,不...凡三卷。日僧空海撰。书中主张出家乃为真正忠孝之道,并评及儒道佛三教之优劣。著者十八岁时所撰之稿本原名为聋瞽指...【欲天】 指欲界的诸天。有六重,称为六欲天。《俱舍论》卷八曰:‘欲天者一、四天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二)经...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宝,不可称数。长者娶了一位名门望族的女...
世间一切事皆可众志成城,自然所作皆办。众志者,即大家同心耳;成城者,即得护持也。譬如我们大家修行,即成佛法之...
你懂得禅的智慧,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随时随地都可以用,甚至马上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来。 比如说,在...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都是从这个法门入手来了明大事的。当然,这个法门虽然殊胜,但...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得到功名的、想做官的人就会多方巴结。就好像现在,如果这个教...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四葬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此四葬法。皆西域殡葬之法也。一水葬水葬者。谓弃置江河。以饲鳖也。二火葬火葬者。谓积薪而焚。灭诸有相也。三土葬土葬者。谓埋藏岸傍。以取速朽也。四林葬林葬者。谓露置寒林。饲诸禽兽也。(寒林即西域弃尸处。僧祇律云。谓多死尸。凡入者。可畏毛寒。故名寒林。)
上篇:四韦陀 | 下篇:五识 |
亦名:问遮难意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初来意者,光师云,夫欲远希玄果,非戒不克。然戒法清虚,乃出道津济;法既...
二重中道
如意珠王
欢喜行
五事真俗分别
缘起微细因果难可了知
遍计所执自性所缘
五通菩萨
黄龙三关
素馔
三教指归
欲天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现在不造恶业,则当来不受苦报

一美元的智慧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想当官还是要靠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