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二法相违】 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术语)行境十佛之一。如来有自在神力,故云如意佛。...【护法】 梵名 Dhamapala,音译达摩波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六世纪中叶人,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至城大臣之子,...【五事三学分别】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学?几无学?几非学非无学?答:相及分别、通三种...【诳】 p1297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为欺誷彼,内怀异谋,外现别相,故名为诳。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诳者:谓为惑...【等随观色乃至识有无常】 p112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等随观色乃至识有无常耶?答:依相无...(术语)俗言黄杨至难长,若遇闰年却缩云。借以呵钝汉之参禅。大慧普说二曰:这汉参黄杨木禅倒缩了也。本草纲目三十...(术语)密教受灌顶者之称。灌顶者必受某金刚之金刚名也。二教论曰:才见曼荼罗则种金刚界种子,具受灌顶受职金刚名...素食乃以植物为主要之食物,即相对于以动物为食物之肉食而言。大乘佛法一本佛陀“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对待众...指佛身三种常住。即:(一)本性常,又作自性常、凝然常。指一切诸法之自性身,其身常住,毕竟无漏。(二)不断常,又作...【现量违宗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六难。外人问:色、声、香、味、触五境,分明是五识现证,现量所得,怎可以说是没...(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会前的一个月,我们都会召开义工大会。这二十年来,承蒙这些旧...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崇,无论修习哪一宗派,最终皆导归净土。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外...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生为重,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自私?...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世寿达到106岁,这个高寿人类罕见。健康与长寿,是当今之世最...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也讲过,菩萨呢,如果见到佛国净土,如...
四魔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二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三死魔死者谓四大分散。天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
上篇:四事先苦后乐 | 下篇:外道四论 |
亦名:受具戒安置立处、安受具戒者所在、受具戒人不得在界外 子题:受具戒前反披七条衣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一...
二法相违
如意佛
护法
五事三学分别
诳
等随观色乃至识有无常
黄杨木禅
金刚佛子
素食
三常
现量违宗难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