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比丘之德高年长者。又对于沙弥而总称比丘为大。...梵名 Ullambana 之音译。为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盂兰盆经而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之仪式。又作乌蓝...(一)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八上):“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纯一】 p093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纯一者:谓不与一切外道共故。...“揽实成权”之对称。为华严宗判教之用语。华严宗将如来一代之圣教大别为三乘与一乘,更于一乘之中分判同别二教,而...佛灭后,诸宗纷纷成立,其中求罗汉之证悟者为小乘宗,求作佛者为大乘宗。...【意缘藏识见分】 p1209 如成唯识论四卷十六页至十八页广说。今取护法义云:有义、前说皆不应理。色等种子、非识蕴...(杂名)以须弥山为中心,九山八海围绕之,是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位于江苏宿迁县境内。又称极乐院。创建于明朝,至清顺治十一年(1657)性澄律师主其丈席,大事修建,广置田产,每年...梵语 sāmānya-padārtha。又作总相谛、总谛、大有性、同句义、有句义。音译作三摩若。为胜论学派所立,乃六句义、...凡十卷。大唐内典录之略称。唐代道宣撰于长安西明寺。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内容为后汉至初唐之译经经目,共分十录...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问: 请问师父,弟子下班很晚,没有时间做晚课,把早晚课诵的内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这个时间可以吗? 宽见法师...法师与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师留日期间,一天相约到日本料理店午餐。坐下以后,发现邻桌一对年轻夫妇正在专注地...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直心为道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为了夸耀自身的能力。...(第一讲) 从今天开始,因为非常欣喜的,我们又是新一学期的第一次课程。那么今天开始,众缘所成就,这可不是咱们...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这问题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年兴办学堂,又改为研究医学。一...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受人盛情款待时,常会把心里话倾吐殆...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凡夫,烦恼还没有断,无生法忍还没有得到,神通、智慧、力量还...
四缘发菩提心
【三藏法数】
[出地持经] 一见闻为增上缘增上即增进之义。谓世间之人。或见或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之事。既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佛菩萨功行具足。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二闻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见闻诸佛菩萨神通变化。但闻说法。赞叹菩提及大乘法。彼人闻已。则欢喜信乐。能此闻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护法为增上缘谓世间之人。虽不闻法。或见法欲灭之相。遂作是念。无量众生。造诸恶业。当遭
上篇:四无量心 | 下篇:四种持戒 |
刻有经文之石柱。又作石幢。一般多使用八角形之石柱,其上刻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风盛行于唐朝中期至五代辽金之顷...
大比丘
盂兰盆
鱼子
纯一
泯权归实
大乘宗
意缘藏识见分
中千世界
极乐庵
大有
内典录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早晚课的内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吗
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宏海法师:净土十要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日诵九百遍,救了两只眼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