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禅家于祖忌献茶汤时,或于茶礼、汤礼之前所鸣之鼓。其敲鸣法为长击一通,煞声一下,行茶之终复击三下,由侍司主之。...【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p0752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正观见造恶行已;于其后世感恶趣苦,及感所余匮乏等苦...(术语)异类无碍之对,如火与火不相碍,地与地不相碍是也。...(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比喻清净之本觉,深广如海。圆觉经(大一七·九二○上]:“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508~583)南朝陈代僧。会稽上虞(浙江绍兴)人,俗姓颜。字德安。十五岁从叔父僧广出家,后参谒庄严僧旻、龙光僧...(术语)六通与三明及三慧也。无量寿经下曰:得深禅定诸通明慧。...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传戒是设立法坛,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开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说是受戒、纳戒或进...愚法声闻和不愚法声闻。...【般那】 此云遣去,出息也。安般守意经云:安为身,般为息;安为生,般为灭;安为念道,般为解结。所以先数(...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问: 我听元音老人讲,修净土法门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结束后,在回向前,最好加念阿弥陀佛往生心咒、阿弥陀佛一字心...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海伦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抉择与准备,而不是马上...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对戒律的认识不恰当,觉得条条款款...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随行。有一日,佛告诉舍利弗,过去久远劫前,当时有佛名尽胜如...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处,祈请佛及憎众,接受他洗浴的供养,佛陀默然...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呢? 说梦啊!梦。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
四种资粮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福德资粮谓由宿世修诸福德。而于今生丰饶财宝。遇善知识。离诸障碍。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资粮。二智慧资粮谓由宿世修习智慧。而于今生聪慧明敏。解了法义。是名智慧资粮。三先世资粮谓由宿世积集善根。而于今生诸根完具。家财富足。是名先世资粮。四现法资粮谓于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仪。是名现法资粮。
上篇:四弘誓愿 | 下篇:四障 |
(名数)一、因缘变,谓心心所变现相分,不借能缘之分别力,由自己种子之因缘而生,有心色之实体实用者,即三类境中...
茶鼓
于他世罪深见怖畏
同类无碍
茶鼓
清净觉海
警韶
通明慧
阿字七义
传戒
二种声闻
般那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净土法门的修行一定要依照圣言量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有梦想就要立即行动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