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指八识。唯识宗谓万法皆为识之所变,故谓八识为能变。小乘于此立六识,大乘唯识立八识,并分为初能变(第八识)、...【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p0752 瑜伽二十三卷九页云:云何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谓所作业,若得谐遂;为护因缘,...(术语)六相之一。有为之万法虽有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之缘起不相违背也。...(饮食)粗饭也。敕修清规曰:方丈备草饭。史记陈丞相世家曰:更以恶草具进梵使。注曰:草,粗也。...梵名 Visuddha-mati。音译尾戍驮摩帝。相当于大日经密印品之生念处菩萨。不空罥索经卷九载,形像为左手持莲华,莲台...(术语)阐提为梵语一阐提之略。成佛不可能之义。大悲阐提者,言为有大悲而自己之成佛毕竟不可能也。如观音地藏之大...谓触于不净物。印度婆罗门法中,严立触秽之条制,且有祓除之法。大日经疏卷二十(大三九·七八○上):“触秽时者(...(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阿赖耶识中所藏的种子,遇缘生起现行,就是阿赖耶缘起。...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钵罗奢佉】 此云形位,具诸根形四支差别。俱舍以此胎五七日,名胎中五位;六七日,名发毛爪齿位;七七日,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在家时姓李,字叔同)聚居了好几日。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问: 近日常有自杀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过,生病、欠债、事业失败、感情破裂等;有时候活下去,真的不容易!...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圆冢、塔庙等,...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个地方有人...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就由于写作过多,过度使用手肘的结果,就得了「网球肘」。经常...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
声闻四果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
上篇:四种声闻 | 下篇:四向 |
(名数)一、智德,众生所具之了因至于佛性果为智德,照了一切之事理者,二、断德,众生所具之缘因至于佛性果为断德...
能变
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同相
草饭
清净慧菩萨
大悲阐提
触秽
通行
阿赖耶缘起
二种比丘
钵罗奢佉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世间并没有不好的东西
圣严法师:面对不想活的人要如何劝说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忍辱求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