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依别圆二教之义,以圆实中道为应化身之根本也。依藏通二教之意,则实谛为偏直空理,三界诸法本在理外,依惑...为证理而修行之仪则。即记录礼拜、忏悔、禅定、观察等修行仪规之书籍。古来有关此类之著作为数甚多,尤以唐代僧宗密...【火辨】 梵名 Citrabhana。 音译作质呾罗婆拏。印度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他;‘亦世亲同...(人名)Atikūṭa,沙门名。译曰无极高。中印度之三藏。见开元录八,陀罗尼集一。...【性境】 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禅林用语。原指无弦无音之琴;禅门中,转指无声之灵响,或言外之妙旨。又常用以表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禅家所特有...(术语)佛教有教内教外之二途。佛陀以言句传授者,谓之教内之法。离言句,直以佛心印于他之心,谓之教外之法。据禅...(职位)禅家举唱楞严咒者之职名,请音声好之人充之。敕修清规楞严会曰:维那先期择有音声者为楞严头。又曰:维那白...(一)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修法)修五大明王等法退治怨敌恶魔也。五部尊法之一。补陀落海会轨曰:三降伏法,用金刚部尊等,是故有五大忿怒尊...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六缘成犯:一、比丘失夺三衣。二、非亲居士。三、为失夺故施,若非随受不犯。四、知为失夺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见到秃鹫在翱翔。秃鹫又叫座山雕,也被人誉为神鹰,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们往往栖息在...
我们因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们的妄想就造成了我们的业力,就是无形的心这个念力强,就转化成有形的物质,这个物质就...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坏话,对别人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重...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为人群服务,才能展现生命的妙用。 战国...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 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枴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佛陀问婆罗门:你...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梦吉凶。《善见律》云:梦有四种,一是四大不和之梦,凡在梦中...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真会有这样的地方吗?我每天坚持念阿弥陀佛,却总对极乐世界...
四种自在
【三藏法数】
[出大乘庄严经论] 一得无分别自在谓菩萨住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故名得无分别自在。(木动地者。以无生智慧舍于三界。性无动移故也。)二得刹土自在谓菩萨住不动地。深心清净。于诸刹土亦得清净。出生自在。故名得刹土自在。(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即国土也。)三得智自在谓菩萨住第九善慧地。得无碍智慧。演说诸法。称理自在。故名得智自在。(善慧者。谓已得真如之体。显发真如妙慧也。)四得业自在谓菩萨住第
上篇:菩萨四事入于法门 | 下篇:四事胜 |
谓众生之心性本来清净,远离烦恼诸漏之污染。然因后起之客尘烦恼而受杂染,此杂染于无闻之凡夫不能如实知晓;于有闻...
中道应本
修证仪
火辨
阿地瞿多
性境
没弦琴
教外
楞严头
十行
降伏法
过分取衣戒犯缘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给生命一个助跑的过程

妄想造就了我们的业力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了解自己的优点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佛陀劝孝的偈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