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截白纸作成柳之枝叶状。于葬仪之际,唱念佛名,并将此物投于棺上,以表与死者惜别之意。系源于我国送别远行之友人,...梵名 Bāhu?rutīya 或 Bāhulika,巴利名 Bahussutaka 或 Bāhulika。音译作波收娄多柯、婆吼输底柯。又作得多闻部...禅林用语。若无晚参时,则鸣“放参钟”三下,其时,全寺之寺众必展眠单坐禅。后渐转用之,而以展单为放参钟之代用词...【恶业】 为‘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物名)有两种:一腹大口狭,用以插花,此密家之华(同花)瓶也。一口大如瓢,用以立杂华,两侧有耳,此禅家之华(...【受喩浮泡】 p0729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受喩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坚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谓诸根。彼...(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332~414)晋代僧。河内(河南)人,俗姓潘。十二岁出家,师事竺昙现,后与慧远共同学于道安座下。素与慧远共期欲...(术语)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梵名 Madhyantika,巴利名 Majjhantika。又作末田、末田提、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末弹地、摩禅提。...(术语)Saṁghārāma,又作僧伽罗磨。略曰僧伽蓝,伽蓝等。译曰众园。僧众所住之园林也。玄应音义一曰:僧伽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受。 在《萨婆多论》中,规定是不能重受的。如南传、藏传的系...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闻很有好处,今引用如下: 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籍,文名流传于乡城之间。年三十一岁,感悟人命无常,偶然之间...一、 叹无常,叹无常,一叹无常好凄凉; 为名苦,为利忙,用尽机关不久长。 争名名上死,夺利利中亡; 利数名场客,...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这个偈子,是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的价值,善用生命,生命的价...
佛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顽固的牛脾气,常常遇到不顺的境界,牛脾气就发作了。 有一回佛陀与...
四病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疏] 一作病作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任病任者即随缘任性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任彼一切。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止病止者即止妄即真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息诸念。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得故。说名为病。四灭病灭者即寂灭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
上篇:四种问答 | 下篇:光宅四乘 |
(术语)七圣之一。旧译为见得,新译为见至。声闻乘之人,入于修道之位而为利根者。利根自见法得理,故云见得。得由...
雪柳
多闻部
展单
恶业
华瓶
受喩浮泡
不信
慧永
声尘得道
末田底迦
僧伽蓝摩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皈依后在家人就可以穿海青了吗

德森法师往生记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