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佛名)无量寿佛之别称。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术语)谓烦恼之业缘也。净住子曰:众等此生由于身意,造诸苦业。...(术语)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之第一十位也。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以信所以能入也:一、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明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于后小松天皇应永年间东渡日本。或有以其为日本九州人,又称如雪、如说,号乱芳轩。为...(术语)佛坐于法华妙莲之理,谓为莲华三昧。法华玄义七曰:今莲华之称,非是假喻,乃是法华法门。法华法门清净因果...(术语)比丘之乞食也。正字通曰:托同拓,手承物也。手承钵而乞食之义也。续传灯录惟正禅师章曰:闻托钵乞食,未闻...即菩提达摩所作有关心性之诗偈。其偈文为(大四八·三七三中):“圆明净至身,灭照忘空理;缘情性离真,极妙常终始...(?~1086)宋代临济宗僧。浙江义乌人,为傅大士之后裔。字万宗。三岁出家,七岁受菩萨戒。遍历诸方,参谒石霜楚圆...又作空见论、空见外道。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妄执无因果之理,否认因果之说,而认为世间一切诸法皆空之外道。大乘法...佛法,指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其所表达之佛教真理。谓佛教之真理广大无边,非任何世间之道法、典籍所可比...【瞋由十事生】 p1322 瑜伽五十五卷八页云:瞋事亦有十种。一、已身,二、所受有情,三、非所受有情,四、过去怨亲...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袈裟,有少许磨损,尚未修补,...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慧资粮,光是想到今后生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临命终时往生净土,...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实际上,我们...
假如将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的内容加以高度浓缩,把附加在佛教表面的外衣都剥落殆尽,那么,其结果,必昭然显露出佛法...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
四种信心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信根本谓真如之汉。诸佛所师。众行之源。能爱乐者。即是信于根本。故云信根本。二信佛谓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求一切智。故云信佛。三信法谓信受诸佛所说之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故云信法。四信僧谓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求学其道。故云信僧。
上篇:四不可说 | 下篇:四施 |
(譬喻)涅槃经二曰:如虫食木有成字者,此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见之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大王当知旧医亦尔...
无量清净佛
苦业
十信
如拙
莲华三昧
托钵
真性偈
赞元
因果皆空宗
佛法无边
瞋由十事生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略论观心工夫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