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佛名)即阿弥陀如来也。...(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名数)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列于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向右方竖右肘,手上仰,伸拇指、食指等,屈其余三...(杂语)莲华之台座也,为佛菩萨之常座。...(菩萨)佛经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管领罗刹夜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梵语 bhāryā。意译妇。又作婆梨耶、婆哩野、婆庾。即指妻、妇,妻妾、女、夫人等。据起世经卷十载,劫初之时,大...又作逮夜、宿夜、迨夜、大夜、伴夜。指送葬日之前夜。[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迁化移龛条、禅林备用清规卷九对灵小参念诵...(故事)言佛之涅槃也。法华经序品曰: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乃法相宗用以显示种子与现行之第八识、七转识间关系之法门。为“体用门”之对称。种子与第八识间能持、所持之关系,...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易。三变生为熟者不易。四端坐吃者不易。更有一种不易是什么人...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实,就是真实。说现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虽然它和过...
【原文】 圆顶方袍,则知三衣,僧服也。发其首而僧其衣,非制矣。古人谓反有罪愆,而著为成训。世人不察,僧亦不言...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放不下,人间有路不能通,徒然沾滞自苦而已。 一眠躺下,夜...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访,他是尊者年幼时的朋友。这一天,婆罗门与那伽波罗尊者共相...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显真呢?破妄显真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吧,净土门只要我们一向专...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不喜欢...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你在三恶道,到诸天去,都不能修行,你必须得到人身;第二个:...
四种性行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一自性行经云。若诸菩萨本性已来。贤良质直。顺父母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尊卑亲疏。恭敬承事无失。具足十善。复更广行其余善业。是名菩萨自性行。(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二愿性行经云。若诸菩萨发如是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十号具足。是名菩萨愿性行。(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
上篇:四荣 | 下篇:四不可说 |
(术语)对于支过而言。因明作法中或不陈言,又虽陈言而义有所阙之过失也。...
无量寿如来
苦恼
十重深行
如来罥索菩萨
莲华台
托塔天王
婆梨耶
赠别夜
旃檀薪尽
因果门
佛法金汤编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世间有五种不易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居士着僧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罪过
有什么好争的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三种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