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bhāryā。意译妇。又作婆梨耶、婆哩野、婆庾。即指妻、妇,妻妾、女、夫人等。据起世经卷十载,劫初之时,大地有地味、地皮、林蔓、粳米等,先后自然而生,色香味具足,众生以次第食用彼诸味之故,形色遂现,我慢渐生,脂髓、皮肉、筋骨、脓血,众脉等亦流布全身,男女根相貌彰显,染心爱欲亦随之而生,便有男女于屏处行不净之欲法,余人见而斥咄之,时彼众生(男)即生惭愧,堕在不善诸恶法中,便得“波帝”之名。其后,同行欲者之妇人送饭食来,以共进食,而诸波帝以堕于诸恶法之故,羞恼不快,见彼妇人,即谓(大一·三六二上):“汝有堕也!汝有堕也!”遂立名为“婆梨耶”。婆梨耶,乃“饭食”之意,而于隋代之时(即译出起世经之时代),“饭食”一词,即是“妇”之意。[起世因本经卷十] p44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贪欲业道】 p0977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贪欲业道事者:谓属他财产。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卽如是爱欲。...亦名:尼中五受、比丘尼受戒法五种、受比丘尼戒法五种 子题:八敬受具、二十众受具、遣信受具、小年曾归受具、边方...(术语)三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人名)Kapphiṇ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对治秘密】 p1292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三、对治秘密。谓于是处。说行对治,八万四千。 二解 世亲释五卷十三页云:...【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85 瑜伽五十六卷十六页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杂语)增一阿含经三说百比丘第一中以优婆离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波离比丘是。智度论二曰:长老...(流派)Ārya-mahāsaṃ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术语)一、无生观,法无自性而相由故生,虽生而非实有,则是即为空,性自不生,故曰无生。是与南山所立三观中之性...梵语 ahijsā。(一)指不杀、伤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伦理道德之基本思想。此一思想,始自古奥义书(羌多贵奥义书Ⅲ...(杂语)释迦佛昔与弥勒同修菩萨之行时,见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因是比弥勒超...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佛说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为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泡茶用的电磁炉坏了,我拿去原来购买的小店修理。 有没有保证书?小店的老板问我。 没有,遗失了。 那怎么能证明是...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羊又有多少!河里的鱼又有多少!蜎飞蠕动,就说这些有生灵的,...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把这个念头抓紧,就能对治杂念。这是念佛的好处。念一句阿弥陀...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个是一体的── 一句佛号,信愿具足。关于这句话,我们再说明...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常吃的补血、补肾的食品,将它们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补血食...□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
婆梨耶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真宗 | 下篇:真性要集 |
(譬喻)火燃为焰,佛之威神,譬之光明之耀。赞阿弥陀佛偈曰:一蒙光焰罪垢除。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光焰,照耀无极。...
贪欲业道
尼受戒法五种
福行
劫宾那
对治秘密
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持律第一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二空观
不害
赞佛超九劫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佛最后一次教诲
为别人服务就是最大的利润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如何以念佛来对治杂念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