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知苦谛之理之智。十一智之一。见大般若经三。...(名数)别教之菩萨于十地所渐断之十种重障也。一、异生性障,异生性者,以分别起之二障而名,以此二障之种子,建立...铄乞底,梵名 ?akti,意译槊(短枪)。又称如来槊、如来槊菩萨。此菩萨主如来保护众生之方便之德。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术语)阿阇梨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也。大疏五曰:如莲华轮像,当以四莲华叶,如十字之形,用为轮辐,辐外作刀环开之...(术语)台家所说三种观法之一。如观王舍城为心王观万二千为人十二处之千如,一一事相入心而悟解为真理的,谓之托事...(一)谓真实道理之宗旨。对儒教而言,佛教谓真宗;又各宗均称其自宗为真宗。此外,以判教之名别之,有如下之诸说: ...指食狗肉之人。翻译名义集卷二(大五四·一○八三中):“谭婆(徒绀),此云食狗肉人。”又同书复列举“羯耻那”之...(杂语)宋书礼志,第六品以下,不得服金钿及以金校饰之器物。齐书舆服志,皇太子象辂校饰,如御旗九旒降龙。又漆画...指三法展转而同时互为因果。为“因果异时”之对称。唯识家认为种子为因,能生起现行之果,而此现行亦能为因,复熏习...指违犯小乘戒律所严加禁制之杀人、淫乱、窃盗、妄语等四种重罪之人。为天台宗智顗大师所说。于小乘戒律中,僧众若触...【增上戒学】 p1314 如三胜学中说。 二解 无性释一卷五页云:一、增上戒学。谓依止戒,正勤修学。是故说名增上戒学...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当年,一男子落水,呼救,拿破仑闻声过去,见男子正在水中挣扎,但是,那河其实并不宽和深,于是,他不是把救生圈扔...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直奔归路。 不久天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五件事,将导致长期卧病在床,无...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心作不了主。别人要怎么样,别人舌头...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就是恶业;心念是善良的,即便诃责你的儿子,它也是善业。 考...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气节,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中书舍人(中书省缮写文书...
四荣
【三藏法数】
[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第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梵语娑罗。华言坚固。树间入灭者。谓双树中间。用表非常非无常。即中道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一非常计常谓凡世间一切有为等事。皆悉无常。虚幻不实。岂能长久。凡无妄计是常。即成常颠倒。二非乐计乐
上篇:共不共四变 | 下篇:四种性行 |
(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之西方南端,密号曰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又名甘露光菩萨,为赤肉色,右...
苦智
十重障
如来铄乞底
莲华轮
托事观
真宗
谭婆
校饰
因果同时
佛法死人
增上戒学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自己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忘恩负义的樵夫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