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术语)有二说:(一)无畏三藏禅要曰: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二、不可舍三宝而归依外道,是为邪法故也...位于陕西鄠县东南,紫阁峰东面之山。其形如圭,山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唐朝华严宗第五祖宗密禅师,曾住草堂...亦即诸佛之法身、报身之谓。大智度论卷三十(大二五·二七八上):“佛身有二种,一者真身,二者化身。众生见佛真身...于天台宗,就教道而言,别教、圆教之菩萨从十信以上至妙觉,虽各具五十二阶位;然就证道而言,别教之初地同于圆教之...(饮食)生于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于负味城随宜住已,告...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因明论义纂要、因明纂要。全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本书系法相宗二...凡二十卷。宋末圭堂居士撰。内容包括明心、净行、破迷、入理、工夫、入机、见师、大悟、的意、大用、真空、度人、入...【乐速通行】 p1309 如四种通行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名为乐速通行?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小烦恼地法】 p0235 俱舍论四卷七页云:小烦恼法地,名小烦恼地。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谓法、...意指“我”为空无而“法”为实有。为说一切有部等之主张。众生之肉体乃五蕴假合而成,故无常一性,亦无支配之能力,...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声凡念海全潮 浊流寸寸清珠映 暗室尘尘宝炬招 千古东林风...
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等虽是亲人,亦是利益的结合。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表现为暂时的合作,能想到一起...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转,内心转凡成圣以后,整个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大...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么愿意做义工呢?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愿意牺牲我的精...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生西方吗?当然可以!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
真空观四句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真空者。法界之理也。依理而观。故名真空观。一会色归空会即融会。色即根身世界也。谓根身世界。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和合而有。今观此色。都无实体。归于真心之空。故云会色归空。(根者。谓眼等诸根。身即色身也。)二明空即色明即明了。谓了真空之理不异于色。色无自性。不异于色。色无自性。不异于空。故云明空即色。三色空无碍谓色之体全是真空。真空之体不异于色。若色是实色。即碍于空。空是断空。即碍于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
上篇:四圣言 | 下篇:共不共四变 |
(饮食)Gorocanā,药名。译曰牛黄。最胜王经七曰:瞿卢折娜。陀罗尼集十曰:瞿嚧者那。...
苦集
密教十重戒
圭峰
真身
证道同圆
旃檀耳
因明论纂要
佛法大明录
乐速通行
小烦恼地法
我空法有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家庭不光是亲人的聚合,亦是利益的结合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静坐的好处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