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一内苦,此有二种: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等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二外苦,此亦有二种:一恶贼虎...(名数)(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地主,梵名 Di?āj-pati,巴利名 Disām-pati,音译作你扇波帝。又作方主、域主、地自在。为印度太古之王。据增一阿...(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合掌于池中莲华之观音。...(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法相宗六无为之一。此为观“人、法”二空所显之真实如常理体。据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载,法性本来常自寂灭,不迁动...又作药王树。草木有可以治病者,称为药草、药树;其中最胜者,称为药王。若人立于树前,其五脏六腑等,悉见分明。胜...(术语)又名根尘识。即有取境之作用者,谓之根,所缘谓之境,能缘谓之识。五根五境五识,谓之前十五界。六根六境六...悉昙字 (ta)。又作咤、哳、绔、侘。悉昙体文五类声舌声之第一,四十二字门之一,五十字门之一。吒字就字相而言,...为“众生随类各得解”之对称。盖佛之说法教化并无大小、权实、顿渐等差别,惟众生各以机类之别,随其所闻,皆得相应...【资产与衰相】 p1245 杂集论六卷五页云:资产与衰相者:谓诸与盛、终归衰变。由诸世间富贵荣盛,不可爱乐;非究竟...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
井陉县信外道门的很多,我讲经的时候,他们的大老师,和弟子们都天天去听。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住的房东先生闲谈,他...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个一事不理之闲人,日夕于清净心...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上最伟大的天才。他有无以伦比的才智,...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理智,念念不忘犯过的错误,所以投胎成龙。他有一位极端美丽的...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
四安乐行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三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嫌之事。十远虽畜养。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二乘者。声闻。缘觉乘也。)二口安乐行谓口应远离四种语。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
上篇:四镜 | 下篇:藏教生灭四谛 |
(术语)三善根之一。心无贪欲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二苦
迹门十妙
地主王
莲卧观音
地狱道
真如无为
药树王
根境识
吒
佛以一音演说法
资产与衰相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比比谁更有「道」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龙王和他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