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杂语)受十戒,能住持之而不犯之法师,尊称之曰十戒持律之法体。法体与法师同。...(Uigur)又作回纥。土耳其系种族,分布于蒙古、甘肃、新疆之间。其全盛时期为八至九世纪,以外蒙古之鄂尔坤(Orkh...(杂语)莲者莲华,西方无量寿佛之三昧耶形也。贝者法螺,北方鼓音佛之三昧耶形也。秘藏宝钥上曰:制底旗光莲贝仁。...(名数)智度论说十六游增地狱,以十六小地狱为八大地狱之眷属。论十六曰: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梵语 bhūta-tathatā 或 tathatā。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又作七坛御修法、七佛药师法。即日本台密以七佛药师为本尊,为息灾、增益所修之秘法。(参阅“七佛药师法”98) p6...(术语)根性锐利,不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锐利,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见止观二下。...梵语 ajali,巴利语同。又作合十。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之意。本为印度自古所行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印...即释迦牟尼佛之牙齿。据传,世尊荼毗后,全身悉化为细粒之舍利,唯其部分牙齿未损,称为佛牙舍利(梵 Dantadhātu,...【解脱胜处遍处差别】 p1236 显扬四卷五页云:应知胜处及与遍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由诸胜处,胜所缘故;由诸遍处...(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我何人哉!我们是什么水平的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不轻菩萨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可作佛。是人人可以为圣贤...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么念。现在我来告诉你,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开,把声音...
佛陀在前面的经文当中,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同时存在二种的情况:第一种是五蕴所成就五浊的相状,这个是一种表层的...
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修种种的福德,就好像一个人去刻...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果地功德。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设的极乐世界净土法门,度化众生,...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条神秘的家规居然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议之音声,至简约、至玄妙。六字洪名赅摄诸佛如来...
四种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出大方等大集经] 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二三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大慈心。质直柔輭。乃至远离贪嗔痴行。修习一切三昧。是名三昧璎珞庄严。(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三智慧璎珞庄严谓菩萨心无疑网。远离颠倒。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戒定慧聚。清净无著。观于世间。犹如梦幻。观于法界。无有去来。是名智慧
上篇:四种寻思 | 下篇:四种三昧 |
(人名)Kokālika,巴Kokāliya,又作俱迦离,仇伽离,瞿迦离,俱迦利。比丘名。译曰恶时者,牛守。提婆达多之弟子...
首楞严三昧五名
十戒持律法体
回鹘
莲贝
十六小地狱
真如
药师护摩
根利有遮无遮
合掌
佛牙
解脱胜处遍处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依止不生灭心,不要跟着感觉而走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墙角的,因为正好修行

彰显佛的果德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