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又云不动业,三行之一。谓修禅定而生于色界无色界也。禅定离心之散动,故云无动,生天之果报决定而无移动,...(术语)Sūraṁgama,首楞严之新称。...位于山西介休县城西南绵山下。原称空王灵溪寺。后因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而回銮,故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流派)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即住于真如之境的三昧。圭峰宗密于所著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中,将禅分为五种,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指佛陀所化现之药树王身与如意珠王身。药,即药树,能治愈疾病;珠,即如意珠,能出众宝。佛陀为拔除众生之苦,而化...(杂语)眼等六根为漏出种种烦恼,入种种妄尘之门户,故曰根门。杂阿含经十一曰:善关闭根门,正念摄心位。...为三十三观音之一。此菩萨为立像,以其虚(空)心合掌之故,称为合掌观音。据法华经卷七普门品载,观世音菩萨为度化...巴利名 Dāthāvajsa, Dantadhātuvajsa。凡五章。锡兰(即今斯里兰卡)僧达摩揭谛(巴 Dhammakitti)著于十二世纪...【道支】 p1236 大毗婆沙论九十六卷八页云:助正求趣,故名道支。问:言道支者,是何义耶?为能求趣,故名道支?为...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第一个是讲到它善恶的性质;第二个讲到它的强弱。都是针对各...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空怎么去理解呢?就是因缘所生法...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上一次我们讲到阿弥陀佛这个依果德,显他的果...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也是要有智慧,要知道抉择。 (一) 由福田门故力大...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真善美慧的妙参照系,俾令众生于净秽二土的比较中,生起对安乐...
四种三昧
【三藏法数】
[出摩诃止观]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三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三昧。一常三昧常坐三昧者。亦名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以九十日为期。独居静室。跏趺正坐。蠲除恶觉。舍诸乱想。不杂思性。系缘法界。一念法界。(系缘是止。一念是观。法法融摄。故曰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或宿障发动不能遣却。当专称一佛名号以求加护。除经行饮食便利之外。时刻相续。无
上篇:四种璎珞庄严 | 下篇:四智 |
(传说)智度论十三云:舍利弗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
无动行
首楞伽摩
回銮寺
莲宗
十八地狱
真如三昧
药珠二身
根门
合掌观音
佛牙史
道支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