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批,即批凿、判断是非之意;凭,即公家之证明。僧侣欲离寺往他处巡礼时,应取得公家凭证,其上明定离寺之年、月、日...(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八苦与三苦相摄】 p0084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如经言:生苦,乃至略摄五取蕴苦。如是诸苦相,几苦苦摄?谓...即依循纯密教之法式所组织之法会仪式。为“显立”之对称。所谓显立系将显教法式用于密教;而密教之特有法会则称为密...(术语)Caitya,又曰制底,制怛罗。旧称支提。...(一)梵语 sādhya。指教导众生,使其转化改变。即普通所谓之教化、劝化(劝入正道)、化导、化益(利益教化)、化度...系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之四智。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之说,为破除外道对“实我实...【安立真实】 p0626 瑜伽六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安立真实?谓四圣谛。苦、由苦故,乃至道,由道故。所以者何?以...(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地名)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同注曰:今安治士河也,佛经言恒河皆指...【八苦所显三苦】 p0083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由此五取蕴苦,亦显了所余坏苦行苦。所...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佛陀所说一切法,不离因缘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缘,则为帮助生长的机缘。 一如小小种子,含藏着微小的基因,需...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浮躁的原因是你想得到一个什...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现前,或者一辆车正碰到身上来,...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 [斩断牵缠] 牵缠设若不能断,六道轮回在眼前。 第三要...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唯除五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昔人有言:可为痛哭流涕长叹息者是也!计其迷...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不仅仅指语言上你要履行诺言,还包括更多的方面。 比如朋友托...
佛三事入城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疏] 一为女人入城谓一切女人女子。皆为父母及夫主所拘。不得辄自出入。思仰如来。无由得见。是故如来入城。令彼女人。皆得瞻敬。观佛三昧海经云。若能暂见如来相好光明。除六十劫生死之罪。获无量福。未来生处。必见弥勒。(梵语弥勒。华言慈氏。)二为病人入城谓如来于病人所。常兴救济之心。令其离苦得乐。是故入城乞食之时。凡有病苦者。因得瞻视。令其病差。发菩提心。三欲令人见相好入城谓如来福慧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微妙难思。人得瞻仰。则罪灭福生
上篇:三佛土 | 下篇:佛三不能 |
(堂塔)缘觉之人,于院内修习十二因缘观,故名。往昔在祇园精舍之内。...
批凭式
四阿阇梨
八苦与三苦相摄
密立
制多
化
菩萨所观四智
安立真实
八忍八智
滨迦毗黎河
八苦所显三苦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精进修行的卖花人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人能百忍自无忧
莲池大师戒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