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台之清凉谷。北魏孝文帝(471~499)所创建。著「华严论”一○○卷之灵辨(477~522)曾来此祈...【恶见五种】 p1158 成唯识论六卷九页云: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二种略义及二种广义】 p0043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复次说不了义经故,说了义经故。复次有二种略义。一者、名...内秘菩萨之大行,外现小乘声闻之罗汉相,如舍利弗等是。...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比丘尼,多论三众同犯;二、非亲里;三、自送遣...【遍知义】 p1123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术语)传心法要上曰: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也。...【二十二根几能证得何沙门果】 p0048 俱舍论三卷十五页云:二十二根,几能证得何沙门果?颂曰:九得边二果,七...指唐代善导为解释观无量寿经所分列之五段科节,即:(一)序分,(二)正宗分,(三)得益分,(四)流通分,(五)耆阇会分。...(譬喻)佛之光明譬以月,与佛日同意。大集经五十八曰:佛月灭度后,烦恼痴诤闇世间。【又】众生之心水清,佛应现于...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宁的地方,有一个叫贺永兴的人,因为邻家的牛践踏了他田里的...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有夏天的暑热就一定会有冬天的寒冷,所以就一定要为冬天的寒...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是什么场合,生小孩、亲友死亡、结婚、丧礼等,都要请志公禅师...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胜义谛是佛法中常用的一个佛学概念。佛门里面常说二谛融通三昧...
二时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迦罗时梵语迦罗。华言实时。谓佛于律中。诫诸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实有其时。故名实时。论云。毗尼结戒。是世界中实。非第一义中实。是也。(梵语毗尼。华言善治。)二三摩耶时梵语三摩耶。华言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论中广约三世无相。时法无实。故名假时。亦名短时长时者。谓不同外道定执。盖是假设长短而无其实。故若短若长。悉名三摩耶。(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
上篇:二边 | 下篇:佛行离地三意 |
【界共相】 p0865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无常;乃至无我。是名寻思诸界共相...
清凉寺
恶见五种
二种略义及二种广义
内秘
为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遍知义
三摩呬多
绝学
二十二根几能证得何沙门果
观经五分
佛月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牛舌与哑巴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知因达果
